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微电子所在超宽带低噪声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更多>>

    近期,微电子所智能感知芯片与系统研发中心乔树山团队在超宽带低噪声单片集成电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微弱信号处理链路对噪声极为敏感,低噪声放大器作为信号链路的关键元器件,决定了微弱信号的检测灵敏度。传统的低噪声芯片受晶体管的增益滚降、噪声和带宽相互制约的影响,导致各类系统的灵敏度和带宽无法满足信号多样性要求。同时,当电路长期工作在低温环境时,放大器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系统可靠性降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团队提出了可用于改变晶体管增益滚降的负阻技术和跨导重构技术,并且没有引入额外的热噪声;负阻利用晶体管源极容性器件与自身寄生电... 详细 >>

  • 微电子所在高性能注入锁定时钟倍频器方面取得进展更多>>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等应用的发展推动了智算/数据中心交换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迅速增长,对高速有线收发机系统中的时钟倍频器的工作速度、抖动、面积和功耗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环形振荡器的注入锁定时钟倍频器具有低抖动多相时钟产生、紧凑布局、高能效和高鲁棒性等优势,成为有线收发机系统中多相时钟产生的有效解决方案。但注入锁定时钟倍频器面临固有注入相位误差、最优注入脉冲宽度及其随PVT变化的漂移等挑战,限制了注入锁定时钟倍频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和推广应用。针对上述关键问题,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刘新宇研究员/郑旭强研究员团队提... 详细 >>

  • 基于新型SiC复合衬底的低成本MOSFET取得重要进展更多>>

    近日,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刘新宇研究员团队与青禾晶元公司、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等团队合作,基于新型6英寸SiC复合衬底成功实现高性能低成本1200V SiC MOSFET。当前,碳化硅(SiC)晶圆行业正持续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但可用于MOSFET制造的无缺陷衬底(即“高质量”衬底)的成品率通常仅为40%-60%。在6-8英寸SiC的生长和提纯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低等级衬底(即“低质量”衬底)。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这些衬底通常被作为陪片甚至废料处理,导致高质量SiC衬底的生产成本很高,通常占最终MOSFET器件成本的50%以上。此外,SiC衬底的制造过程耗能较高,导致较高... 详细 >>

  • 微电子所在智能目标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更多>>

    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环境监测、矿物勘探等领域,尤其是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具有数据量大、特征维数高、计算复杂度高的特点,其高精度实时目标检测与识别需求对无人机、卫星等部署平台的人工智能芯片提出了极大的算力与功耗挑战,亟需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上述挑战。针对上述挑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乔树山研究员团队提出了压缩感知下多波段图像信息有限分布理论(Restricted Distribution Property),该理论允许在不重建图像的情况下,保留数据中的重要判别信息。基于该理论,团队提出了基于Kullback-Leibler(KL)散度的光谱特征评价体系,以及广义... 详细 >>

  • 微电子所在SRAM存内计算领域取得新进展更多>>

    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音频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新兴智能应用对AI芯片的算力和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内计算技术通过将存储与计算深度融合,能大幅度降低冗余的数据搬运,有效提升AI芯片能效。在各种存储介质中,SRAM具有工作电压低、读写速度快、读写功耗低,工艺兼容性好等显著优势,近年来,基于SRAM的存内计算芯片在能效、算力等方面相比于传统架构取得了质的飞跃。不同应用场景通常需要不同的计算位宽以实现计算精度与能效的最优化。但当前基于SRAM的存内计算芯片仍然面临不同配置下的阵列利用率和能效损失等问题,导致其难以实现... 详细 >>

  • 科研人员发展出新型聚合物半导体交联剂更多>>

    高迁移率聚合物半导体的设计合成已取得进展,但将聚合物半导体的可溶液加工、本征柔性这些独特性质应用于集成电路面临困难。在集成电路中,对聚合物半导体进行图案化加工,可以降低漏电流,避免相邻器件间的串扰,降低电路整体功耗。目前,可控光化学交联技术是与现有微电子工业光刻工艺相兼容的图案化方式。特别是,发展高效的化学交联剂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德清课题组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侧链末端含氟代芳基叠氮的新型聚合物半导体交联剂。该研究以常用小分子交联剂4Bx为参比,评估了PN3对n型、p型和双极型聚合物半导体的光刻图案化性能。研究... 详细 >>

更多科普知识>>

新型磁光存储器助力超快计算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在开发高能效计算机方面取得重磅成果:用于超快计算的新型磁光存储器。...

掺硼金刚石展现等离激元特性

美国研究人员在掺硼金刚石中发现了一种新特性——等离激元效应。这可能使生物医学和量子光学设备更加高...

电子堆叠新技术造出多层芯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介绍了一种创新的电子堆叠技术。该技术能显著增加芯片上...

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

光衍射条件下可运行的微型机器人面世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步行机器人,能在可见光衍射极限下运行。它能够前往特定...

新型光芯片可执行深度神经网络关键计算

12月2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的论文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全集成光芯片。它能以...

夏培肃:被刻在国产芯片上的“计算...

许多人恐怕不知道,出身教育世家、一生恬静淡然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夏培肃,年轻时是如何的血气方刚。1...

首个可操控机械量子比特创建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成功创建出首个可操控的机械量子比特,其能以稳态、振动或两者叠加的状态...

铅离子相互对撞中观测到顶夸克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网16日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合作组报告称,他们在铅离子-...

量子层面复杂“无序”磁性材料问世

据15日《自然·通讯》杂志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够创造出在量子层面具有复杂“...

AI模型10秒内检出脑肿瘤残留

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名为FastGlioma的人工智能(AI)模型...

两台AI机器人联手开展化学研究

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中,英国利物浦大学团队展示了一款移动机器人。它能够运用人工智能(A...

“气泡打印”实现液态金属布线

气泡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工程师手中,它们却能激发巨大的创新。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奇的...

全新纳米级3D晶体管面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利用超薄半导体材料,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纳米级3D晶体管。这是迄今已知最小的3D晶...

量子纠缠可提升光学原子钟精度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

超低成本电池阴极材料研发成功

据最新一期《自然·可持续性》杂志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领导的多机构团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低成本阴极...

碳基化合物中发现单电子共价键

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中两个碳原子通过共享一个电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共价键...

量子物理学赝能隙难题获突破

美国纽约熨斗研究所计算量子物理中心研究人员巧妙地运用了一种计算技术,在理解“赝能隙”这一长期困扰量...

新型“肌肉”驱动机器腿能走会跳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共同开发出一种“人造肌肉”驱动机器腿,其不仅...

镍钛合金“变身”为超坚固弹性材料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让镍钛合金“变身”为一种超坚固弹性材料。这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