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内热点

业内热点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 我国IC产业未来发展 需总结经验、更换模式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11-30

 “我们没有那么差,不是一无所有。”这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在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开园暨第二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发展论坛上对中国集成电路现状的一句评价与看法。众所周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工艺技术与全世界最先进技术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生态还不完善;另一方面,半导体产业全球化或多或少会遇见一些困难。

  中国集成电路已有60年

  落后几代技术的现状,让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举步维艰。在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集成电路究竟要不要搞?叶甜春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未来50年,无论如何都要把集成电路做下去。“真要把它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也不是两三年的功夫。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坚持做下去,再做一二十年,一定能做起来。”叶甜春说。

  据叶甜春介绍,中国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有60年。在1956年,国家就将发展半导体列为重点。“那个时候,我们是以‘教育开始,人才先行’为开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五校联办这件事。北京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半导体班,我们是从人才培养开始的。1965年,清华大学也建立了清华半导体教研室。1958年成立了代号为‘109厂’的第一个半导体器件生产厂。”叶甜春说。

  发展时间与效果不对等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60年前就已经开始,但是发展过程中走走停停,间歇式的步伐让很多努力付之东流。“我国集成电路经历了好几个时期,但都具备同一个特点,就是运动式、间歇式的前进方式。我们做几年停几年,再做几年停几年,甚至还有走错路从头开始的。每次开始会另起炉灶,换一波团队和单位真的有助于发展吗?做几年后突然停几年,前面的努力,基本上是白做了。”叶甜春说。

  除了这种“间歇式”发展方式,叶甜春表示,企业“迷信引进”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难以发展起来的一个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产品不能变成商品,大批量生产面临很多问题。20世纪80年代起,企业开始‘迷信引进’,当时所谓的‘33条产品线’,全部进口。很多大工程,都以‘交钥匙’的方式,委托国外公司去做,生产线建好、工艺跑通后,生产管理也交给他们。我们把自主创新丢了,把自己研发的东西丢了。”叶甜春说。这是长达15年的“流失”。在行业自主研发最困难的时候,技术没有积累下来,研究队伍大量流失,形成了“迷信引进”的怪圈。

  在这种“迷信引进”的氛围下,企业逐渐减少与院校的科研合作,部分企业不相信自主研发技术的作用会得以发挥。院校也逐渐走上了与企业分离的研发之路。“产权分离,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失去确定性,院校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认可,这是科技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叶甜春说。

  未来发展需更换模式

  总结以前的探索教训,很明显,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需要一种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的发展模式。叶甜春表示,中国将集成电路的发展列为重点对象,未来光有重视度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总结以前的经验。

  “要重新考虑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个问题。从无到有,建立学科体系和技术体系,也在全球化工作中坚持国际合作。但是,差异在哪?以前,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后,应该在这个基础之上自主研发,再去寻求国际合作。模式转变,这将为研发专利、知识产权提供载体。”叶甜春说。

  此外,叶甜春表示,未来要探索企业的创新主体,建立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非常弱小的企业,或者一些研发能力不够的企业,要努力达成产学研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创新,培养企业的研发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效果。“院校的科研成果想要得以应用,首先需要企业的能力得以提升,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培育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叶甜春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