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微电子所利用新型堆叠纳米片沟道表面处理技术研制成功接近理想开关的GAA晶体管
2025-03-26

堆叠纳米片全环绕栅(GAA)晶体管具有极佳的栅控特性、更高的驱动性能以及更多的电路设计灵活性,是主流集成电路制造继FinFET之后的核心晶体管结构。目前,三星电子(Samsung)、台积电(TSMC)与英特尔(Intel)等半导体巨头已经或者即将在3纳米及以下技术节点采用该器件进行工艺量产。然而,目前报道的堆叠纳米片GAA器件存在沟道...


【人民日报】科技创新 跑出加速度
2025-03-25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科技创新,如何挺立前沿产业创新,怎么跑出加速度?创新链和产业链,怎样无缝对接?我们选取了6个两会...


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单原子层金属
2025-03-14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制备了多种单原子层金属,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这一成果将有力推动二维金属领域科学研究,并在超微型低功耗晶体管、超灵敏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二维材料是指仅有单个原子层或几个原子层厚度的材料。对二维材料的研究,引领了凝聚态物理...


2025年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招聘简章
2025-03-0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电子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发机构之一,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研究方向涉及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与电子系统、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拥有先进的科研条件与平台,具备从原理器件、集成工艺、制造装备到核...


中国科学院专题部署推进抢占科技制高点重大科技任务
2025-02-11

2月9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春第一会”,专题部署推进抢占科技制高点重大科技任务。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上,相关重大科技任务负责人汇报了2024年任务实施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中国科学院财务与资产管理局汇报了...


一图读懂: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
2025-02-08

2025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受院党组和院务会议委托,作了题为《锐意改革进取 奋力攻坚克难 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的报告,总结2024年工作,谋划“十五五”改革创新发展,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一年来,全院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微电子所召开
2025-01-28

1月14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隆重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郝跃院士、刘明院士、叶甜春研究员,委员李树深院士、孙凝晖院士、祝宁华院士、罗先刚院士、张荣院士、赵元富研究员、蔡一茂教授、赵志勇副总裁;特邀专...


科技推动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5-01-22

新年新气象,奋斗正当时。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科技推动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4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25-01-21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等4项成果获基础研究奖,“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等5项成果获...


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
2025-01-20

1月16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题为《锐意改革进取 奋力攻坚克难 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的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汪克强分阶段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全体院领导、部分院老领导出席会议。审计署科...


电子堆叠新技术造出多层芯片
2025-01-1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介绍了一种创新的电子堆叠技术。该技术能显著增加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从而推动人工智能(AI)硬件发展更加高效。通过这种新方法,团队成功制造出了多层芯片,其中高质量半导体材料层交替生长,直接叠加在一起。随着计算机芯片表面容纳晶体管数量接近物理极限,业界正在探...


2024年终科技盘点
2025-01-08

2024年,全球科技捷报频传,中国突破亮点纷呈,各类成果竞相涌现。近期,中央各大媒体陆续评选出2024年度国内国际科技进展新闻或发布年度科技进展回顾盘点。嫦娥六号世界首份月背样品研究、“天关”卫星成功发射并获得首张全天X射线天图、首次构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模拟器、自研水冷磁体创造世界纪录、实现以RNA为媒...


以先辈之名 立时代新功
2025-01-06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新中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中,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这是一部辉煌厚重的科技史,更是一部由科学家精神铸就的传奇史卷。如今,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接过先辈的旗帜,以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为坐标,继续向科学进军。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研人员发展出新型聚合物半导体交联剂
2024-12-05

高迁移率聚合物半导体的设计合成已取得进展,但将聚合物半导体的可溶液加工、本征柔性这些独特性质应用于集成电路面临困难。在集成电路中,对聚合物半导体进行图案化加工,可以降低漏电流,避免相邻器件间的串扰,降低电路整体功耗。目前,可控光化学交联技术是与现有微电子工业光刻工艺相兼容的图案化方式。特别是,发展高效的...


新型光芯片可执行深度神经网络关键计算
2024-12-03

12月2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的论文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全集成光芯片。它能以光学方式执行深度神经网络所需的所有关键计算,为制造能实时学习的高速处理器打开了大门。这种新型光芯片能够在不到半纳秒的时间内,完成机器学习分类任务的关键计算,性能与传统硬件相当。该芯片由相互连接的模块组成,...


夏培肃:被刻在国产芯片上的“计算机女神”
2024-11-22

许多人恐怕不知道,出身教育世家、一生恬静淡然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夏培肃,年轻时是如何的血气方刚。1947年夏天的一个夜里,国民党的骑兵队包围了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到校内各处抓人。特务们搜查到女生宿舍,蛮横叫门。此时,国立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唯一的女研究生夏培肃就在门后。她很气愤,故意不给开门。一个特务从气窗...


科学的七个瞬间
2024-11-11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几代中国科学家风雨兼程、朝夕不倦,铺就了一条闪亮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为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共同策划...


微电子所在GaN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10-08

近期,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GaN研究团队在刘新宇研究员带领下,在高频高效率器件、限幅器、电源驱动电路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高频高效率器件方向,团队采用LP-SiN结合ALD超薄栅介质技术制备的0.15μm 栅长AlGaN/GaN毫米波 MIS-HEMT功率器件,解决了现有HEMT器件肖特基漏电大、效率低的问题,...


微电子所在光子集成激光探感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2024-09-20

激光探测感知技术一直是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在航空航天、智能驾驶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微电子所以应用做牵引,聚焦光子集成激光探感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在单光子激光雷达(Single Photon LiDAR,SPL)、高精度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激光探测以及片上集成激光雷达等方面开展技术...


微电子所在795nm窄线宽VCSEL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9-20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具有体积小、阈值电流低、波长随温度稳定、圆形光束和高可靠性等优点,是原子钟、原子磁力仪、原子陀螺仪等核心光源。但传统VCSEL的光谱线宽较宽,一般为50-100 MHz,无法与自然原子线宽(铯为5 MHz)匹配,限制了原子传感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近日,微电子所吴德馨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纵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