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原始创新方面与科技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周健民近日对《中国科学报》表示,“新时代呼唤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此时,科技创新尤其应该摒弃浮夸回归理性。”
急功近利贻害无穷
“我们习惯于快速引进,习惯于跟班式的研究,习惯于表观数据的评价。这些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和中低端技术阶段是无可厚非的。”周健民认为,“但当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限制,甚至是重点打击对象的时候,我们还沿袭这些方式就会贻害无穷。”
当前,一些国家正逐渐限制对中国的技术输出。“去年发生的一些事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周健民强调。
他分析,我国在原始创新能力上的不足,除了发展时间不长外,还在于科技界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
有点儿进展就自称“重大”
当前我国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均列世界第一,但在周健民看来,不管是在基础研究的理论上,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上,我国仍然缺少独创成果:“大多所谓‘紧跟国际热点’,不过是对前沿理论作无关紧要的修补,有一点进展便自称‘重大突破’‘国际领先’,看起来很热闹,却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方向背道而驰。”
周健民着重提出,现行对创新标准的理解和评价,偏重于看谁发表的文章多和获取的专利多,这导致研究人员有了论文就能得到各种“人才”头衔,就能获得更多项目,进而可以待价而沽。
“不少人对名利的追逐已经掩盖了科学的本真,忽略了长期的坚守,搞乱了整个科学体系。”
实际上,没有基础研究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会受制于人。
要改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现象
周健民呼吁,在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应该摒弃浮夸,回归理性。
首先应从正确理解科研规律做起。“科技及科技管理的部门和人员都要远离急功近利思想,让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回归理性。”他说。
在具体实践中,周健民认为应该大幅度提升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改变只以项目形式投入的方式,并扩大稳定投入的比重,从而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而不必花费大部分时间跑项目、写申请。
对于科技界长久探讨的评价体系改革,周健民也建议,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要放宽评价周期,去除争取经费的指标,重在理论创新和创新潜力及未来影响;对技术应用人员要突出技术引领作用和应用效益;对基础研究成果以国际同行评价为主,对应用研究成果以市场评价为主。
“按科研规律,对不同领域、不同科研性质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分类评价,避免只以人才头衔、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这些表观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从而逐步改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现象。”
(周健民,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新闻: |
新华网-“创新之路”分论坛聚焦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新路径 |
高鸿钧:知行合一 建功立业 |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