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通感一体化方向

学科带头人:邱  昕(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心主任

     李金海(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心副主任

分布式组网、自适应联合通信与协同调度技术研究:针对智能群体规模大,动态强,通信与控制挑战大、单一通信体制不能满足场景受限下复杂需求的问题,研究多制式自适应联合通信、有线无线融合网络的实时感知与性能优化和大规模分布式通信组网和资源协同调度控制,包括正交时空频调制技术、自适应高性能编码技术、多域索引调制技术、软件定义有线无线融合网络性能优化技术、弹性大规模分布式协同通信与分布式智能系统资源协同调度等关键技术。

抗干扰隐蔽通信技术研究:针对对抗场景下频谱受限,功率受限下的通信需求,研究抗干扰隐蔽通信技术和射频干扰抑制技术,包括高可靠综合抗干扰组网、干扰模式识别技术、抗频抗扰波形设计、空时频多域联合干扰滤除、基于射频计算的射频干扰抑制技术等关键技术

综合PNT定位与授时技术研究:面向复杂多模态场景定位授时需求,研究新一代综合PNT定位与授时技术。包括面向无人蜂群的通信-测控-定位-授时一体化系统、国际搜救系统二代信标技术、短波超短波及射电信号跟踪测量技术等关键技术。

通感一体化芯片与核心装备研制:面向蜂群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舰艇等大规模无线终端的通信感知需求,研究以微模组芯片装备为目标的通信与时空感知一体化系统,通过服务层通感融合和空口通感融合,形成支持内生感知服务的通感一体化系统。实现通感核心装备的功能高度集成、高速率、结构紧凑、体积小型化。   


人工智能方向

学科带头人:高兴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心副主任,工信部人才计划

团队围绕人工智能前沿问题,开展计算机视觉、多模态理解、类脑智能、机器智能、大模型、AI4Science等关键技术研究,已在IEEE TIP、TKDE、TIFS、TNNLS、TMM、TCSVT、ACM TOIS、TOMM、TIST、CVPR、AAAI、IJCAI、ACM Multimedia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主持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科技项目、南方电网科技项目等。荣获全球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 2019 UG2+国际竞赛世界冠军、亚军,CVPR 2020 UG2+国际竞赛世界冠军,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度国家电网信产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18届国际会议IFTC 2021最佳论文奖,2023年度国家电网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芯片安全方向

学科带头人:周崟灏(高级工程师

面向国家关键领域中核心芯片信息安全保障需求,开展自动化、智能化、体系化的芯片安全验证和测试方法研究,重点突破跨层(芯片-固件-操作系统)和多物理维度安全理论,形成安全敏感芯片设计方法学和安全设计平台,研发覆盖“硅前-硅后”的全周期解决方案、工具集和平台,推动国家芯片安全相关技术标准制订,为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