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SU)和美国Adroit材料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在激活退火过程中使用紫外线(UV)照射,提高了硅注入的氮化铝(AlN)中的自由电子浓度,从而提高了电导率。
氮化铝具有6.1eV的超宽带隙,这对于制造大功率和高压电子产品而言具有诱人的吸引力,同时在约200nm波长范围内兼有深紫外光电子学的潜力。宽带隙材料在实现高电导率方面具有挑战性。
改善AlN中的电导率涉及降低螺纹位错和铝空位硅(VAl-nSi)络合物的密度。这些缺陷通过俘获浅至约70meV供体态的电子,降低了硅作为掺杂剂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了电导率。
紫外光照射的目的是产生多余的少数载流子,这些载流子的存在使VAl-nSi络合物的形成能向上移动,从而降低了它们的密度。产生空穴需要能量高于6.1eV带隙(即波长小于200nm)的UV光子。该技术的理论设计为缺陷准费米能级(dQFL)控制。
研究人员使用位错密度低于103 / cm2的AlN衬底,单晶AlN由通过物理气相传输(PVT)生长的球团加工而成,再通过使用富氮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添加同质外延AlN层。
n型掺杂是在100keV能量下用1014个原子/cm2的硅离子注入实现的,在注入过程中,将AlN衬底倾斜7°,以避免离子容易穿过晶格结构中对齐间隙的通道效应。
在氮气中以100Torr的压力在1200°C退火2小时来激活掺杂,温度被视为较低,低于系统达到热力学平衡所需的值。
用来自1kW汞氙灯的UV灯照射样品。紫外线照射减少了中间间隙的光致发光,表明成功抑制了植入后退火过程中补偿性VAl-nSi点缺陷的产生。
用于电气测量的触点是范德堡格式的电子束蒸发钒/铝/镍/金。在氮气中在850°C下沉积一分钟后,对触点进行退火。
在300K和725K温度范围内测量在各种条件下退火的样品的电导率。与在相同温度但没有紫外线的情况下退火的样品相比,经过紫外线退火的样品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导电率提高了30倍。随着温度接近室温,显示出较差的性能。
利用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研究人员估计紫外线照射的样品的补偿比为0.2,而在1200°C下无紫外线退火的样品的补偿率为0.9。
由于植入物产生的高斯施主浓度和迁移率随深度而变化,预计室温霍尔测量结果不会很准确,因此,进行了热探针交流测量。
在高于400°C的温度下,自由电子浓度估计为5x1018 / cm3(假定为200nm层的平均值),迁移率为1cm2 / V-s。薄层载体的浓度接近硅剂量,约为~1x1014 / cm2。
研究人员评论说:“虽然离子注入在AlN中证明了室温下超过1/Ω-cm的高导电性,但尽管补偿率很低,测量的载流子迁移率却比外延掺杂低100倍左右。”
在没有UV的情况下经过1200°C退火的样品在类似的迁移率下具有约1x1013 / cm2的薄片载体浓度。低迁移率促使科研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得到改善,从而实现更高的导电性。
相关新闻: |
微电子所在氮化镓界面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研究发现内共生氮化锂/纤维素层可延长锂金属负极循环寿命 |
蓝宝石表面氮化铝成核与再生长的改善 |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