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微电子所在半导体器件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稿件来源:重点实验室 王嘉玮 张康玮 责任编辑:ICAC 发布时间:2023-05-09

       由于半导体器件广泛存在缺陷态等无序因素,其载流子的输运往往表现为跃迁形式。因半导体中的缺陷态种类较为复杂,准确认识并描述半导体器件中的载流子输运及宏观电学特性一直是本领域内的难点及重要话题。 

  低温下半导体器件所广泛表现出的非线性伏安(I-V)特性的具体物理原因是近二十年最广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此前,大多数研究将非线性I-V特性归因于电场对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跃迁速率的均匀调制效应,这种解释不但没有解决非线性输运的问题,反而引发了更激烈的争论(Nat. Mater. 8, 572(2009); Phys.Rev.Lett. 105, 156604 (2010)) 

  针对此类问题与争论,微电子所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从理论方面提出了载流子的集体输运效应(collective transport的物理机制。该理论认为外电场所导致的非均匀分布的渗流路径生长产生了collective transport效应,进而在器件尺度上导致了非线性的I-V特性。在实验方面,团队进一步在聚合物器件中通过巧妙控制半导体的维度实现了对器件渗流阈值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器件I-V非线性程度的控制直接证实了非线性输运来源于collective transport这个假设。该工作实现了关于该话题互存争议的各种假设的统一,为发展操控半导体器件I-V特性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工作以“Collective Transport for Nonlinear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Doped Conducting Polymers”为题发表在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Phys. Rev. Lett. 130, 177001 (2023))。微电子所副研究员王嘉玮为该文章第一作者,李泠研究员为该文章通讯作者。 

 

(a)collective transport模型,(b)电场驱动渗流路径的形成,

c)实验观测到维度控制的非线性输运,(d)基于collective transport理论仿真维度控制的非线性输运

附件:
相关新闻:
微电子所新型铪基铁电存储器芯片亮相2023年第70届国际固态集成电路会议
微电子所在自旋神经形态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
微电子所在表面等离激元光纤生化传感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