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TIM截图20190528164217.jpg
澳门大学与中科院共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
2019-05-28

澳门大学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7日在澳门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促进双方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整合各自学科实力,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学的合作创新研究。来自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多个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复杂视觉信息等前沿话题作...


工信部就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状况调研微电子所
2019-05-28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摸清产业人才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5月23日,工信部人教司人才工作处处长邵昕一行调研微电子所。微电子所副所长周玉梅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会。她汇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微电子所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介绍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TIM截图20190528095800.jpg
科学人生 光耀百年
2019-05-28

吴文俊、黄昆、施雅风、杨嘉墀… …他们都是1919年出生,他们都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虽然他们都已作古,但值其百年诞辰之际,他们的科学成就及辉煌人生成为启迪后人的样板。数学家吴文俊和半导体学家黄昆都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杨嘉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也是国家863计划的倡议者之一,而施雅风则...


W020190523372313472840.jpg
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成功挑战海拔7000米高空探测世界纪录
2019-05-23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获悉,日前在纳木错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由该院研制的系留浮空器新技术正式应用,于5月23日凌晨达到海拔7003米的高度。这一高度也是已知的同类型同量级浮空器驻空高度的世界纪录。据科研人员介绍,为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服务第二次青藏科考,空天院自主研发三款系留浮空...


TIM截图20190523105421.jpg
科教合作 开枝散叶
2019-05-23

中尼共同组织在尼泊尔中部安娜普纳地区进行综合野外科考。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南亚中心)以缅甸为中心,辐射东南亚重要国家,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为缅甸、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大量人才培养项目。截止到2018年,在中国政府奖学金、 “一带一路”奖学金、和中科院大学奖学金等的资助下,...


timg.jpg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撞出粲物理领域三十年领先
2019-05-22

天安门广场向西约15公里,形似一只羽毛球拍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部分结构由北向南卧在地下,它由一台长202米的直线加速器、一组共200米长的束流输运线、一台周长240米的储存环加速器、一座高6米重700吨的大型探测器“北京谱仪”和14个同步辐射实验站等组成。在粒子物理领域存在三个研究前沿,分别是高能量前沿、高强度...


2019518213424161.JPG
自动化之光:让人工智能看得到摸得着
2019-05-22

19项科学展示项目、 13项科学体验项目、 4场科普讲座及一场精彩的无人车智能集群表演,以多彩的表现形式,带领市民走进科学殿堂。又通过有趣的互动体验,让科技走近生活。一饱眼福之后,观众在科普讲座区聆听巧妙成果背后的技术支撑… 。今年的“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日以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两个前沿领域为划分,打造科学...


68f4088c-85e3-43e0-8718-6c9ba3547474.jpg
王贻芳院士:基础科研与工业界要多点跨界合作
2019-05-21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凡是跟我们合作的企业科研人员,最后都得到提拔,这些企业也获得发展的机会。”王贻芳的一句话,引来台下听众的会心一笑。2016年底,双方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北方夜视南京分公司拥有了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的生产能力,将生产1.5万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光电倍增管用于江门中微子实验。王...


中匈科技对接平台创立
2019-05-20

5月16日,吉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吉人一行到微电子所访问并洽谈合作,微电子所副所长王宇(正局级) 、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商立伟等参加交流活动。刘吉人表示,吉富集团作为匈牙利向亚洲企业投资者展示和介绍匈牙利投资机会的重要平台,希望在集成电路发展及相关应用方面与微电子所开展深入合作。吉富集团与微电子所就合...


微电子所举办第六届科技开放日活动
2019-05-18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第六届科技开放日活动举行。来自业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合作单位的550多位参访者参加了活动。开放日活动以“汇聚资源引领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为主题,设置了主题报告、座谈交流、实物与展板展示、工艺线参观等各类活动,并进行视频同步直播,使更多的参访者能够在分会场聆听主题报告...


TIM截图20190517155535.jpg
周健民:科技创新应摒弃浮夸回归理性
2019-05-17

“我国在原始创新方面与科技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周健民近日对《中国科学报》表示, “新时代呼唤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此时,科技创新尤其应该摒弃浮夸回归理性。对于科技界长久探讨的评价体系改革,周健民也建议,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要放宽评价周期,去除争取经费的指标,重在理论创新...


TIM截图20190515094811.jpg
我国科学家首次试验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2019-05-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乔振华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张立源课题组等合作,经过5年多的努力,首次在毫米级的碲化锆材料上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研究成果5月9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引发学术圈的极大关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文小刚高度评价这一成果: “这一新的实验发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材料体系,其中也能产生...


TIM截图20190513152357.jpg
微电子所在新型负电容FinFET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19-05-13

近日,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面向5纳米及以下节点高性能和低功耗晶体管性能需求,基于主流后高k金属栅三维FinFET器件集成技术,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的负电容FinFET器件。 现有硅基晶体管受玻尔兹曼热力学限制,室温下亚阈值摆幅SS≥60mV/dec,阻碍了工作电压的继续降低。当集成电路技术进入5纳米及以下节点,...


W020190513387976190418.jpg
要做就做“从0到1”的开创性工作
2019-05-13

在覃重军异想天开地思索,能否把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人工减少到1条之前,全世界上万科学家已发表了几十万篇有关酿酒酵母的论文,这当中并没有他的一篇文章。然而,在被专业同行忽视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简约化生命— —仅含单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这是继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人工...


W020190513495555309987.jpg
国科大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活动
2019-05-13

5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 )在雁栖湖校区举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活动。国科大团委表彰849名优秀共青团员、 75名优秀共青团干部、 21个优秀红旗团支部和3个五四红旗团委,感召青年学子锐意进取、努力成才,鼓励优秀共青团组织和更多团员青年发挥模范先锋作用。他要求国...


TIM截图20190513135143.jpg
高鸿钧:知行合一 建功立业
2019-05-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在广大知识分子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提振了大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


cbe11ae8-56f4-4b03-a78d-9a5b3c3809cf.jpg
中国科大“永怀初心”雕像揭幕
2019-05-07

5月5日上午, “永怀初心” — —郭永怀、李佩雕像揭幕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大与安徽省铜陵市以“永怀初心”为题敬立雕像,以示永恒怀念,缅怀他们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李锦斌与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常进共同为雕...


TIM截图20190507143423.jpg
上海光源十年
2019-05-07

10年前,外形酷似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出现在了张江的农田之间,这一科学地标的崛起,使得中国以同类装置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建设速度,加入到世界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的第一方阵。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辉瑞等均利用上海光源获得的大量结构数据进行了新药研发,聚集在张江地区的生物医药公司大多已成为上海光源用户...


微电子所牵头承担的中科院弘光专项项目召开阶段评估会
2019-05-06

4月30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调研评估组在无锡对微电子所牵头承担。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以及微电子所昆山分所参加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项目“支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核心智能装备系统产业化”进行了项目阶段评估论证。微电子所把握物流快递行业发...


W020190505389371947340.jpg
十年,他“点亮”肺部
2019-05-05

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周欣在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图前留影( 4月19日摄) 。下图为2019年4月19日, 。2009年,他放弃美国优渥条件回国工作,一个人开始设计制作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器。2019年,他的团队已经将近50人的规模,自主研制成功我国首套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器系统,成功“点亮”肺部。周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