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应邀为微电子所研究生作了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的专题讲座,并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
马石庄副院长首先从中科院的院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向同学们阐述了作为一名中科院学子应当具有的“担当”意识。他说,“博学、格物”是对知识的渴望和真理的追求,而“笃志、明德”则是对高尚思想与品德的要求,后者尤为重要,马石庄教授殷切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仅懂得“博学、格物”,更要学会“笃志、明德”,既要博览群书,又要以身作则,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研究生院不但加强和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接下来马石庄教授讲述回忆了20世纪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足迹,从1940年的鸦片战争一直到80年代的“潘晓现象”等都与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息息相关的话题。在说到“人为什么活着”这个让人值得深思而又无法给出明确答案的话题时,马石庄教授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深入的感悟和交流。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一个个实例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马教授剖析了同学们在面对不同的处境时,应该注意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摆正心态,把握住人生轨迹,成为一个对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心的人。他说,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面对许多机遇波折、欢乐苦痛,而此时需要我们最为珍惜的人始终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所以要始终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
对于人生观中挥之不去的主题,马石庄教授提到了享乐主义、厌世主义、唯意志论、唯科学主义等,并由此回答了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如何实践人生价值等问题。同学们听后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独特的体会。针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马院长启迪大家要感悟人生并勇于实践和反思,并告诉大家“无论哪个民族,都有那个民族的魂灵;无论哪个主义都有那个主义的牺牲;无论哪个国家都有那个国家的英雄;无论哪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先锋”,只有崇高理想和正确人生观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讲座中,马石庄教授的报告诙谐幽默、旁征博引,赢得了现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在报告之后的交流环节,马石庄教授就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出国和就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地解答。
此次讲座,马石庄教授用生动的语言以及自己的深刻体会,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人生观得意义,让同学们对于人生的使命、担当的责任以及自身的情感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对人生观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相信这也将会对研究生以及博士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讲座现场
马石庄教授作报告
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