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微电子所组织了20多人的小分队参加了中科院组织的抗震抢险工作,先后历时2个月。抗震救灾结束后,我们把行动中收集的图像资料做了一个“微电子所抗震救灾小分队工作纪实片”送给同事和同行们看,一位关系很好的大学教授告诉我这样的感叹:“在这次地震灾难来临的时候,每个人其实都想做些什么,但有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有的因为一些犹豫没有去做,因而留下了不少遗憾。而你们知道能做什么,该怎么去做,并且果敢地做了,还做得很漂亮,实在让人钦佩。”其实,真正值得钦佩的是微系统所的封松林和卜智勇他们,在四川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能做什么,并且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而我带微电子所的小分队是去支援他们的。另外作为一个绵阳人,我对他们一直心存感激。
开赴灾区参与救灾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发生的特大地震,媒体匆忙地称为“汶川大地震”其实并不准确,准确地说法应该是“映秀-北川大地震”或“汶川-北川大地震”,因为此次地震的震中并不是汶川县映秀镇一个点,而一条数百公里长的地震带。地震最强的点在映秀镇,而破坏最严重的则是北川县城所在的曲山镇,在这两点连成的一条笔直的直线上,有映秀、红白、什邡、汉旺、绵竹、北川、擂鼓、平通、南坝、官庄等十几乡镇、一百多个乡村,短短几十秒时间,山崩地裂,生灵涂炭,8万多条生命被永远埋葬在山石和废墟下。
直到今天,我也无法描述出第一次亲眼看到灾区现场时的心情,看到北川、擂鼓、平通、南坝这几个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城镇,看到整座垮塌的山体和横卧在路上的巨石,看到一条条蜿蜒的绿色山脉上大面积滑坡留下的大块大块黄色的秃脊,看到被滑坡体掩埋仅露出屋顶的村庄,看到房屋废墟下一件件家用物品,看到学校废墟边散落的书包、课本、作业本,那种的内心的震撼和疼痛至今在心中挥之不去。从灾区回来后,很长时间我不能再看那幅灾区地图。
“5.12地震”发生时,我正在研究所职代会上听取意见,因气氛热烈竟没有感觉到震感。得知四川特大地震消息后第一个反应是焦虑父母兄弟的安危――他们都在绵阳。多方联系后得知绵阳市中心破坏并不严重,家里人都平安。当时大家的关注焦点都在现场抢救生命上,而作为当地人我更多一份焦急,除了不断地试图和当地朋友联系确认平安,当时能做的就是募集捐款。在十万大军云集灾区抢救生命时,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急切地想做些什么,但一时又找不到用武之地。当封松林和卜智勇告知微系统所正在组织救援队奔赴灾区帮助建立应急通讯系统时,我在兴奋中充满了钦佩和感激,当即表示微电子所也将组建小分队配合行动。
这套宽带无线通讯系统是科学院正在开发的第四代无线通讯技术,由微系统所和上海翰讯公司牵头组织,已经进入试验网示范阶段,正在联合微电子所进行专用芯片的开发。当时灾区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地面通信完全中断,大批城镇成为了“信息孤岛”,各救灾部队和单位的数据通讯只能靠人工递送,建立应急数据通道成为当务之急。科学院的这套宽带无线通讯系统不仅技术先进,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灵活组网,在地面链路不通时,还可以通过卫星实现组网通讯。5月16日,封松林和卜智勇率中科院宽带无线应急通信救援队带着120箱设备赶赴北川。他们到达后连夜开始架设通讯基站,根据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快速部署了点对多点的混合型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在没有有线资源可用的情况下,利用天基卫星链路接入互联网,17日上午即利用天基卫星链路接入互联网,打出了灾区震后第一个移动视频电话。为当地分散驻扎在各处的指挥部和救援队提供了7个应急宽带无线通信服务点,解决了前线指挥部、军队、武警、消防、医疗、防疫、公安、民政、新闻等单位的数据通讯困难,极大地提高了抗震救灾指挥调度的工作效率,加强了各救援队伍与上级单位之间的沟通,也极大地方便了各新闻媒体向外传送多媒体新闻资料,当时从北川发出的大量新闻都是通过这套系统传出的。
应绵阳市、广元市政府的紧急请援,中科院宽带无线应急通信救援队又火速到平武、青川等地建立宽带通讯服务站。随后,微电子所小分队赶到了平武,从微系统所队员手中接管了南坝镇的应急通讯系统维护工作。南坝镇受灾极重,又极为偏远,不仅条件艰苦,且不为外界所关注,直到20日还少有信息传出。我们的宽带无线应急通讯系统建立后,成为当地对外的唯一数据传送通道,为各路救灾部队和单位提供数据通讯保障,发挥了很大作用。应救灾部队某部要求,救援队给该部队装备了一套车载的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接通了南坝指挥部和下属重灾乡村部队的通讯联系。小分队在当地坚持了驻扎了近两个月,直到7月19日将系统移交给当地指挥部和部队后才撤出。
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
让微电子所从支援角色变成参战主力的是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
在人员抢救之后再次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就是堰塞湖抢险工程。此次地震因山体滑坡形成了数十个堰塞湖,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位于北川县城上游仅3公里,这个堰塞湖是地震时整座山体滑坡横亘在河道上形成的。积蓄了3亿立方的洪水,形势最为严峻。下游的低洼地区住着绵阳市数百万居民,如果发生溃坝,需要疏散人数达到130万人。四川省长和水利部长在绵阳成立了抢险指挥部,因为随时面临溃坝的危险,实时监控、及时决策成为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当时堰塞湖大坝进出只能靠直升机,由于现场与指挥部缺乏数据通讯手段,指挥部不能即时掌握情况,给抢险决策带来极大困难和风险。
5月30日,根据抢险指挥部的要求,中科院救援队乘军用直升机抵达唐家山堰塞湖大坝,完成了两套宽带无线系统的架设,同时北川县城监控点也设置完成。31日即将现场视频接入了指挥部。指挥部第一次有了现场监控的手段,大家非常兴奋。根据指挥部的要求,需要在唐家山大坝、北川县城、通口、香水电站、涪江桥等100多公里河道上的五个关键断面安装14个视频监测点,并且要通过临时架设的宽带无线通讯系统接入指挥部大厅,保证全流域的实时监控,并要到北京的水利部和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这实际上是一个涉及面极大的系统工程,已经超出了我们两个研究所的能力。经向院领导请示,江绵恒副院长决定亲自指挥,调动科学院各路人马加入抢险会战。
6月1日,江绵恒副院长率高技术局田静局长和成都分院领导赶到绵阳,亲自协调了卫星通讯和专网通路,调来了科学院网络中心总工配合行动,将堰塞湖现场监控视频信号直接联通到北京的水利部和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这样先进的现场监控手段在我国抢险救灾史上还是第一次。水利部陈雷部长为此兴奋不已,高度评价。
6月3日早晨,唐家山堰塞湖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卫星链路和专网接入中南海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通过这套无线宽带通讯专线观察了唐家山堰塞湖的全程视频监控画面,并在监控图像中找到了引导渠的位置所在,他对视频监控图像的质量表示十分满意。同时,监控视频也接入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办公室。据中央办公厅事后告知,在最关键的几天里,两位领导人随时都在观察唐家山的现场情况。
这套系统建立后立即成为整个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的“视觉神经”。既然是神经,就不能有须臾中断,指挥部要我们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长期运行,当时因无法判断泄洪时间,要求我们做好2个月以上的准备。这实在是一个困难的任务,监控点均设置灾区的野外,持续供电就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开始的供电主要靠单独配置的发电机,为了保证持续发电,我们在当地九洲汽修厂的帮助下用汽油桶对发电机油箱进行了改装。为了保证汽油供应,指挥部派米-26直升机吊了一个3吨汽油罐上坝,又派40名水电武警战士分装后人工背负到山上的监测点。后来,田静局长帮助联系成都812厂临时生产了大容量的军用锂电池,这种电池每块重33公斤,先后运来了80多块,在直升机运上大坝后,全部靠武警战士徒步背负上山到坝顶上的3个监控点。
其他的问题还很多,因为这本身是一套处于研制过程中的样品系统,要保证长期连续工作,就需要大量的检修仪器和备品备件,这些都需要就地解决。当时抢险工程正是最紧张的时候,各路大军云集,临时组建的指挥部只管下达任务,而一切在当地的资源保障和协调工作只能依靠自己完成。江绵恒副院长要求我留在绵阳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作为本地人尽量用自己的资源,不要给指挥部添麻烦。
当时绵阳城里极为紧张,几十万人已经预先疏散到高地,城外部署应急的上千辆军车和冲锋舟延绵十几公里,宛如大战在即。在整个抢险期间,微系统所和微电子所的救援队分成多个小组提供24小时维护保障,不断地多次往返于各监测点,其中乘直升机往返唐家山大坝、进出的北川县城疫区是最危险的工作。救援队队员们没有丝毫畏惧,忠实地履行着各自的职责。
6月6日,温家宝总理亲临唐家山大坝,亲切接见、慰问了奋战在第一线的武警水电三总队的官兵和宽带无线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勉励大家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胜利。
6月7日,力学所的李四海找到我们,说有一套与地质所联合研制的精密地质位移检测系统可以发挥作用,要求上坝安装。当时坝上地质情况复杂,我向各方请示协调后,从成都山地所调来了汪阳春,他是一个野外经验丰富山地灾害专家,我把他和地质所李守定一起送上了唐家山大坝,在坝体上建立了一套地质位移监控系统,对坝体的地质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控。精确度达到了毫米级的位移。
6月9日,唐家山堰塞湖大坝上的泄流槽开始泄流。整个抢险工程进入最紧张的时刻,绵阳机场一片繁忙,陆航团直升机编队不断起降,运送抢险部队上坝,从坝上撤离相关人员。卜智勇安排救援队各个小组前往各个监控点进行检修和维护,我决定自己率4名队员和20名绵阳支队的武警战士带着一批器材乘直升机飞上唐家山,对坝上的监控点进行检修。当时坝上的气氛真如战场,紧张而繁忙,泄洪流量正快速增大,我们判断泄洪高峰很快会到来。在关键时候必须有人在现场职守确保系统畅通,于是我让配合行动的武警撤离后,决定带领技术人员留下坚守,在关键时刻能够保证坝顶监控系统畅通。
那晚我们住在坝上武警的帐篷里。因为洪水的冲击和不断的余震,整夜都是不间断的滑坡滚石声音。当晚江院长的电话打到坝上来,询问情况,关心我们的安全。我让队员们抓紧时间休息,自己却不敢睡觉了。我们的地质专家告诉我,坝上最危险的并不是溃坝而是上游2公里一个4千多立方的滑坡体,一旦因余震或泄洪出现下滑就可能造成洪水翻坝,那坝上的人可就是九死一生了。尽管这只是一种可能,但我还是非常担心,一晚没敢合眼,当了一回哨兵。当晚驻守坝上的有解放军和武警的几位将军和数百名战士,真正的战地感觉。
6月10日早晨,泄流量急剧增大,到中午时分达到高峰。3亿立方洪水以移山倒海的气势顺泄流槽倾泄而出,泄流槽宽度被洪水冲开数倍,两岸的滑坡山体伴着垮踏的轰鸣声溶入滚滚洪流。我们在坝顶上见证了那惊心动魄的时刻。在泄流高峰时刻,我们的地质位移监控系统显示坝体基座稳固。整个远程宽带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成为了指挥部实时掌握前线视频信息、了解大坝泄洪状况和下游流域安危的最主要手段。成为了保障下游百万群众安危的“电子哨兵”。
在坝顶泄洪高峰过后,我们搭直升机下来又赶到涪江桥监控点,看到现场虽然洪水汹涌,但水位离护堤顶还有好几米,基本上是安全的,周围人山人海,大家的脸上已经不见紧张而是一脸轻松了。这时心中真是如释重负,一种从未有过的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科技亮剑受好评
本次救灾抢险活动中,中国科学院的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首先在北川、安县、平武、青川等地的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信息快速交互作用,随后又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中再展神威,发挥大量现场实时视频数据上传功能,为以后提供了救灾抢险信息保障的成功范例。中科院的科技人员在天灾面前,完成了一次科技亮剑。
中央办公厅领导打电话给路甬祥院长代表总书记对科学院的贡献表示感谢。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专门发来感谢信对科学院宽带无线应急通信救援队提出表扬。
水利部部长陈雷:“该系统在处置唐家山堰塞湖风险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显示了现场及全过程的影像,为科学决策、夺取工程排险的全面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高科技支撑和保障,为确保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感谢中科院和参与此项工作的全体工程技术人员!你们辛苦了!”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关键时刻解决问题,非常感谢!”
期间有四川省信息产业厅、江苏省卫生厅、绵阳市人民政府、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等数十家单位发来了感谢信。
各级领导的好评,对所有参与抗震救灾人员,特别是对无线宽带网络的科研团队是一个极大的激励。通过这次抗震救灾行动,合作单位的科技人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战斗友谊。实际上,这套应急监控系统的建立和维护已经成为院内外大联合的一次行动。通过这次抗震救灾行动,合作单位的科技人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战斗友谊。
团队的伙伴们
这次参与抗震救灾和堰塞湖抢险行动的单位先后有20多家,除微系统所、上海瀚讯公司、微电子所、声学所等单位外,还有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成都分院、计算所、成都光电所、广州能源所,杭州华数公司、杭州中科微电子公司、武汉高德红外公司、中国卫通公司、长虹公司、九洲公司、四川钟顺公司、成都812厂、四川成都蓉城公司、绵阳市无线电厂、四川岷山实业司、绵阳宏浩塑料公司、绵阳慧海公司、四川坤德贸易公司、四川九洲集团汽车修理厂等等。
为了解决系统的维修和维护,我们调动了几乎所有在当地的工作伙伴和朋友关系。为了运送大量器材,指挥部专门安排了水电三总队和绵阳支队的武警战士配合行动,大量的器材搬运全靠战士们肩挑背扛。为了保障野外供电的大容量锂电池,成都812厂24小时待命,根据救援队的要求随时生产连夜起运。为了解决仪器在高温下的可靠性问题,九洲集团老总在凌晨2点下令打开其可靠性实验室供救援队使用。为了解决大容量数据存储问题,长虹技术研发中心连夜从成都调运大容量硬盘送交指挥部。为了解决夜间监控问题,武汉高德公司接到我的电话求援后,6个小时即将红外监控仪从武汉送达绵阳,当时已是深夜,他们还留下技术人员一同到大坝上按照调试。
当时只要一听说是抢险需要,无论是谁都是有求必应,不分昼夜提供支持,还有很多单位主动要求来做工作,让我们感动不已。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跟随我们的三个当地志愿者,刘百静、任亮和任红军,微系统所救援队一到当地,刘百静就一直跟随,几十天下来她差不多成为整个救援队的“后勤总管”了。任氏兄弟本来是各有事业的民企老总,当时抛开生意,带着自己的车加入我们的救援队,一路涉险闯关,毫无畏惧,成为了真正的生死兄弟。
那一段时间,指挥部里各路人马云集,指挥系统由多方领导也很多,相互并不太熟悉,有问题又必须找人协调,还好我认识其中的张健主任,他本是绵阳科技城的副主任,当过水务局局长,因为业务熟悉而成为指挥部内各项具体事务的协调指挥者,用一位当地领导的话说是“生产队长指挥一大堆县委书记”。科学院这一支队伍也直接归他指挥,配合非常的默契,张主任日夜勤奋的工作和调度有方的大将风度令我们十分钦佩,大家直接称之为“健哥”。
让人难忘的还有那些记者们,当时央视、凤凰卫视、四川台、成都台,还有各路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云集灾区,他们和我们一样临危涉险,其敬业精神让人感佩不已。当时上大坝只能乘直升机,因为汶川有直升机失事,对安全控制骤然紧张起来,起飞架次和准载人数都受到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上大坝就成了记者们的难题,因为首先必须保证抢险人员的通行,所有记者只能候补,那几天经常出现因人数限制而将记者“赶”下飞机的情况。很多记者来找我们“走后门”,穿上我们的T恤一同上去,因此我们的乘机人员经常超出预定计划,为此塔台指挥还给我提了好几次意见,我都笑而应付之。在我看来,记者的工作本身就是救灾抢险的一部分,我们本来就是战友。
当时的问题繁杂而具体,好在各单位的人员合作十分默契,在科学院院内,微系统所、微电子所和声学所因合作紧密而被戏称为“铁三角”,这种精诚合作的关系到了关键时刻,再次显示出魅力,我和卜智勇指挥起两个所的队员来丝毫没有一点生分,完全就是一个团队。
对每一个到来的队员我都要交待三点:1)我们是来救灾的,要抓紧一切时间工作;2)情况紧急,不能等安排,要自己尽量多地找活干;3)出野外一定要集体行动,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和同伴的安全。两个所先后有80多个人员参加了这次行动,一半以上是参加工作不久的“80后”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这种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令人刮目相看。这次行动后,我对这一代年轻人的看法完全改观,在有人感叹现在的一代人如何如何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讲我的感受,对于年轻人决不可因表象而下结论,任何一代人都有他们的特点,尽管这些特点往往不为上一代所理解,但当责任真正落在他们肩上的时候,他们照样是义无反顾,这就是传承,是国家和民族延续几千年的血脉。
行动结束后我在研究所总结本次参与抗震救灾有三大收获:一是尽到了一个国立科研机构的社会责任;二是锻炼了年轻的队伍,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对以科研与应用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有一点我个人的收获我没有提:我干了一件忠孝两全的事。
附:微电子所抗震救灾小分队名单
叶甜春、李培金、游 涌、凌 康、杨 乐、刘学勇、孙小平、石 宇、白利达、巴晓辉、邱 昕、李金海、杜占坤、胡东伟、马 骁、周崟灏、阮文彪、张 浩、杨清华、马 强、殷 明、陈路鹏、王明明、张锦红、胡国荣
综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