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微电子所举办“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公众科学日活动,科普报告、观察展示、科学实验和净化间参观四个活动区域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邀请大中小学生、科技爱好者及市民朋友300余人走进科研殿堂,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揭秘芯片结构 触摸前沿科技”环节:科普展示区和芯片观测区,通过观看展板和电子显微镜了解芯片制造流程和所自主研发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芯片,科研人员现场介绍芯片设计结构,揭开集成电路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神秘面纱。青少年科普爱好者在现场模拟芯片层级结构,收集集成电路印章图形,亲手绘制“微电子科学之美”。
“大咖面对面—主题讲座”环节:“魔方爷爷”陈宝钦研究员作题为《微电子如何把沙子炼造成芯片》报告,从光刻技术发展史到奇妙的原子世界,从太空探索计划到把沙子炼成芯片,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微电子科学技术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生活科普,将丰富的科研历程转化为做人做事的道理。《芯片小子本领大》主题报告以生动语言揭秘芯片存储、设计等领域研发成果,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显微镜观察等呈现深奥的科学原理。《如何用光刻出芯片》主题报告特别安排了实践体验环节,孩子们动手参与“光刻模拟实验”,通过用紫外线灯亲手操作图案投射,通过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头发丝与芯片内部的尺寸对比。现场观众热情满满,孩子们不时对精彩演示发出阵阵惊叹,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从原理到原创,玩转科学”环节:参与者亲手组装简易发报机,通过模拟摩尔斯电码发送“密信”,体验早期无线通信技术的神奇。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与环保材料,设计并组装专属太阳能小车,直观理解光能转化与清洁能源应用。
“致敬科学先驱,传承‘芯’火使命”环节:公众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我国著名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武的雕像,聆听他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开创中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奋斗故事,从老一辈科学家“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中汲取力量。
微电子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活动在科学与热情的交融中圆满收官, 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解码集成电路的“中国芯”历程,感悟老一辈科学家攻坚克难的精神;在连接电路、调试太阳能板的过程中,亲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逻辑,激发对通信技术、绿色能源的探索热情;通过“精神传承+动手实践+前沿科普”的创新模式,将科学火种深植青少年心中,为培育未来科技栋梁播撒希望的种子。
综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