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内热点

业内热点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基于碘元素的多电子转移高能量密度水系电池
2024-04-24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团队与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傅强团队合作,在卤素水系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开发了基于溴和碘元素的多电子转移正极,其比容量超过840安时/升。传统的非水系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其采用的有机电解液易燃,安全...


国家纳米中心在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测量分子构象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23

分子半导体材料具有超长的室温自旋寿命,在实现室温高效自旋输运和调控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其结构多样性、可设计性以及丰富的光电特性为分子自旋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分子半导体材料化学结构与自旋输运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是开发高效自旋输运分子半导体材料以及构建高效自旋器件的重要基础,而电子顺磁共振技...


研究揭示衬底台阶/截止层对薄膜物性的影响
2024-04-16

复杂氧化物异质结构因丰富的物理现象而受到关注。然而,在氧化物异质结的设计中存在一个局限:当厚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薄膜会表现出与其对应块体性质截然不同的死层现象。作为典型的例子,4d过渡金属氧化物SrRuO3的块体具备铁磁金属基态,居里转变温度约160K。但在SrTiO3等基底上生长的超薄SRO薄膜则展现出金属-绝缘体...


微电子所在纳米森林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其创新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4-12

近日,微电子所健康电子中心黄成军研究员和毛海央研究员团队在纳米森林柔性湿度传感器方向取得新进展。现有湿度传感器在低湿条件下存在灵敏度低的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度检测要求。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碳量子点@纳米森林复合结构的新型湿敏材料,利用纳米森林的高孔隙率和超亲水特点,及其与柔性基底可兼容制备和晶圆级制备...


合肥研究院多色长寿命碳点室温磷光材料研究获进展
2024-04-10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在多色长寿命室温磷光发光材料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制备出能够发出从蓝色到绿色的多色超长室温磷光的碳化聚合物纳米点材料。室温磷光材料是一种能在激发光源关闭后持续发出冷光的特殊材料,在防伪、信息加密、显示技术和生物成像等...


全氮化物铁磁/超导界面近邻效应研究获进展
2024-04-10

超导体和铁磁体之间的界面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当磁性材料靠近超导体时,磁场进入超导体内仅几纳米的区域并破坏库珀对,致使界面的超导行为发生空间变化,影响两侧材料的宏观物理特性。此前,有研究在金属合金构成的S/F异质结中观测到超导转变温度随着铁磁层厚度变化而振荡的现象,表明该系统因强交换场导致超导配对...


科学家在二维量子磁体中发现“拓扑克尔效应”
2024-04-08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二维新型量子磁体斯格明子元激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取得进展,提出拓扑克尔效应的概念。斯格明子的概念起源于粒子物理,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凝聚态磁性材料中一类独特的拓扑元激发,其自旋在实空间以旋涡状或环状排列,整体具有非...


化学所本征柔性可拉伸光电子器件研究获进展
2024-04-08

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因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弱的范德华作用,被赋予可溶加工和易柔性化的特点,在便携式和可植入式医疗监测设备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云圻与研究员郭云龙等,在高性能本征可拉伸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近期,针对目前报道的可拉伸有...


微电子所在芯片自适应微流散热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4-07

近日,微电子所新技术开发部微系统技术实验室焦斌斌研究员团队在芯片自适应微流散热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从动物通过毛孔蒸发汗液以增强散热获得灵感,基于仿生原理,在硅基微流冷板内制备了温敏阀体结构及工质蒸发区。当芯片在极端高功耗工况下工作使自己温度急剧升高时,温敏阀体打开并释放冷却工质至蒸发区以实现...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备
2024-04-07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备方向取得新进展,为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可能。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是一类新兴的二维材料,由碲原子和过渡金属原子组成,其微观结构类似于三明治,过渡金属原子被上下...


上海微系统所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发光机制研究获进展
2024-04-02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丁古巧团队在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及荧光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石墨烯粉体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陈良锋、副研究员杨思维结合群论在分子结构描述上的优势,通过控制变量实验与结构化学理论的结合,将具有实际物理含义的描述符应用于机器学习,揭示了石墨烯量子点...


单手性碳纳米管从水相体系到有机体系的迭代分离技术研究获进展
2024-03-28

高性能碳基电子器件与光电器件应用均要求使用性质均一的单手性半导体碳纳米管,实现不同手性单壁纳米管的高纯度分离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基于有机聚合物体系分离的半导体碳纳米管材料在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有机体系中具有手性选择特性的聚合物分散剂种类有限。如果能实现碳纳米管从...


宁波材料所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2024-03-26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钙钛矿材料重量轻、柔韧性好和可低温溶液加工性而得到发展,并将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24%。具体来说,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如机械弯曲导致钙钛矿晶界处产生不可逆的裂纹和裂缝,易破坏钙钛矿薄膜和器件的稳定性。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葛子义和刘畅等在薄膜形貌调控、新型...


微电子所在厚膜氮化镓与多晶金刚石异质集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3-25

近日,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刘新宇研究员团队与天津中科晶禾公司等单位合作在厚膜氮化镓(GaN)与多晶金刚石直接键合技术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采用动态等离子体抛光(DPP)技术,将多晶金刚石表面凸起尖峰高度从15nm降至1.2nm,获得了表面粗糙度为0.29nm的光滑表面,并结合表面活化键合方法在室温下实现了~370μm Ga...


研究揭示磁近邻效应和界面电荷转移诱导的层状铁磁结构
2024-03-20

钙钛矿镍氧化物作为典型的关联电子体系,表现出金属-绝缘体相变、拓扑结构相变等物性。近期,由于112相和327相镍基超导体系的陆续发现,更使得镍氧化物成为功能氧化物材料/器件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期研究表明,基于镍氧化物/锰氧化物界面的磁邻近效应可以在LaNiO3中诱导出磁有序界面相,但关于其磁基态构型存在争论。近日...


合肥研究院等创制出套娃结构碳管阵列并构筑出小型化滤波电容器
2024-03-18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国文和韩方明团队,与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魏秉庆合作,在前期基于结构一体化三维互连碳管网格膜的高性能滤波电容器的基础上,设计制备了类似“俄罗斯套娃”结构的多壳层同轴碳管的三维互连阵列,进而将其作为对称型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构建了新型滤波超级电容...


金属所通过外延应变调控铁电极化 实现巨大隧穿电致电阻效应
2024-03-14

铁电隧道结具有简洁的金属-超薄铁电-金属叠层器件结构。由于铁电极化亚纳秒尺度的超快翻转以及紧凑的交叉阵列结构,铁电隧道结具有高速读写、低功耗和高存储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在信息存储领域备受关注。目前,一般通过多样化的电极工程,如利用插层的相变特性调控隧穿势垒,或利用半导体电极材料引入额外肖特基势垒,或...


化学所在制备强荧光二维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方面获进展
2024-03-07

二维共轭聚合物(2DCPs)是一类新型的半导体材料体系。2DCPs独特的拓展二维共轭结构,预示着优异的光电特性,在有机电子学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报道的多数2DCPs材料的光电性能相对较差,以及具有强荧光特性的二维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方面的报道较少。该类材料荧光猝灭的原因是2DCPs体系中紧密的层间π-π堆叠使其能...


精密测量院在液体太赫兹波产生机制的理论研究方面获进展
2024-03-06

太赫兹波在通讯和成像等方面颇具应用价值。强场超快激光与物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太赫兹波的重要方式之一。等离子体、气体、晶体等太赫兹产生介质相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较为充分。然而,液体水是很强的太赫兹波吸收介质,尚未有其产生太赫兹波的报道。2017年,实验发现,液体薄膜厚度或液体束直径降到微米量级时,太赫...


碳纳米管内嵌异质结的光电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2024-03-01

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为新型纳米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深入了解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电子转移机制和应用颇具挑战性。针对以上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康黎星团队验证了由单壁碳纳米管封装碘化铅高质量一维异质结构的稳定形成,并阐明了其层间电子转移行为机制。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