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电子所在28nm RRAM存内计算电路领域取得进展
2023-08-21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边缘节点计算平台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与能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型存储器的非易失存内计算技术可实现数据的原位存储与计算、将数据搬运带来的功耗与延迟开销最小化,从而大幅提升边缘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效能比。但由于基础单元特性的非理想因素,阵列中的寄生效应以及模数转换电路...
-
微电子所在氧化铪基铁电存储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08-21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存储器的存储密度、访问速度以及操作次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普遍研究的正交相( orthorhombic phase ,简称“ o相” ) HfO2基铁电材料由于自身高铁电翻转势垒和“独立翻转”的偶极子翻转模式,使基于该铁电材料的器件具有高矫顽场,进而导致器件工作电压与先进技术节点...
-
上海微系统超导3D纳米桥结的基础研究获进展
2023-08-21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垒、王镇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超导约瑟夫森结物理与电学表征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通过微纳加工与测量表征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超导3D纳米桥结电流相位关系的精确测量,并揭示了约瑟夫森桥结的电流相位关系随着其几何尺寸缩放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超导...
-
金属所在基于金刚石/膨胀垂直石墨烯的层状限域双电层电容行为的研究获进展
2023-08-21
多孔或层状电极材料具有丰富的纳米限域环境,表现出高效的电荷储存行为,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电容器。而这些限域环境中形成的双电层(限域双电层)结构与建立在平面电极上的经典双电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其储能机理尚不清晰。因此,解析限域双电层结构对探讨这类材料的电化学电容存储机理和优化电化学电容器件的性能具有...
-
物理所发表关于超导中的配对密度波研究的观点性论文
2023-08-17
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辉和研究员高鸿钧对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超导中的配对密度波研究进行了评述。相关文章以Widespread pair density waves spark superconductor search ( 《广泛关注的配对密度波引发超导研究热潮》 )为题,发表在《自然》 “新闻-观点” ( News & Views )栏目【 Nature 618 , 910-...
-
单层石墨烯一维褶皱到扭转角可控的多层石墨烯的转变机理研究获进展
2023-08-10
近年来,转角石墨烯受到国内的关注。转角石墨烯所具有的大周期莫尔晶格( Moir é pattern )及其所带来的能带折叠效应可以诱导出丰富、新奇的电子结构。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寻找到一种石墨烯的折纸方法,可实...
-
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类蚊口器仿生柔性神经探针
2023-08-10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类蚊口器仿生柔性神经探针。该探针能够穿透硬脑膜实现多脑区微创植入,可感知植入过程中颅内血管的存在并提供损伤预警,可实现大脑神经信号的术后即时采集和长期稳定跟踪。相关研究成果以A mosquito mouthpart-like bionic ne...
-
大连化物所揭示锌离子电池正极孔道材料中的储锌机制
2023-08-10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杨维慎和副研究员朱凯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将结构稳定的孔道材料MoV0.41Te0.12O4(MVT-M1)应用于锌离子电池的正极,并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到隧道内Zn2+的嵌入和脱嵌过程。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
-
青岛能源所关于高效稳定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获进展
2023-08-09
有机太阳能电池( OSC )由于本征柔性、质轻、半透明等特点,在便携能源、光伏-建筑一体化、节能玻璃及高效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于硅基等无机光伏电池, OSC的给受体异质结界面问题更为复杂,因而调控活性层本体异质结的微观形态对改善激子/电荷行为及光伏效率至关重要。OSC长期工作过程中,给受体界面的...
-
化学所等在自旋-轨道态选择的电荷转移反应研究中获进展
2023-08-08
碰撞电荷转移反应广泛存在于星际介质、行星大气、等离子体等复杂气相环境中,从分子层面探讨电荷转移反应的机理对剖析这些复杂气相环境的物质演化和能量传递过程有重要科学意义。Ar + + N2 → Ar + N2 +是探究电荷转移反应动力学的经典模型体系,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广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在以前的实验中,反应物...
-
上海光机所在单层MoS2偶次谐波的频移方面取得进展
2023-08-07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利用强场激光驱动单层MoS2的偶次谐波频移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requency shift of even-order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in monolayer MoS2为题,发表在《光学快报》(Optics Express)上。固体材料中的高次谐波辐射是重要的探测...
-
宁波材料所以“微交联法”创制高弹性铁电材料
2023-08-04
可穿戴设备、柔弹性电子和智能感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使用的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需要在复杂形变下依旧保持稳定的性能。电子器件使用的材料根据导电性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材料,而导体和半导体目前已实现弹性化。而铁电材料作为绝缘材料中性能最丰富的功能材料之一,目前尚未实现弹性化,这限制了铁电材...
-
理论物理所等在超导量子芯片上模拟黑洞的量子效应
2023-08-02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类特殊天体。20世纪70年代初,霍金、贝肯斯坦等的研究表明黑洞具有热力学性质:黑洞具有正比于其视界面积的熵。黑洞会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粒子,其辐射温度正比于其表面引力。黑洞的质量、熵和温度等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黑洞的热力学揭示了引力的量子效应。因此普遍认为黑洞是通向...
-
半导体所观测到各向异性平面能斯特效应
2023-08-01
磁性材料是构成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性材料,在永磁电机、磁制冷、磁传感、信息存储、热电器件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自旋电子学前沿领域,利用磁性材料中的磁矩引入额外对称性破缺效应是研究热点。这种各向异性平面能斯特效应被认为主要起源于内禀的能带交叠效应,可能对谐波霍尔电压、自旋扭矩铁磁共振、自旋塞贝克等...
-
深圳先进院等设计新型“人工光细胞”构建方法
2023-07-31
将高效吸收光能的半导体材料与高选择性催化的活细胞集成,合成新的人工体系( “人工光细胞” ) ,利用微生物的优异胞内催化能力将半导体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可潜在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和特异性生产复杂化合物的能力,为光驱生物制造技术提供新路径。然而,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产生的是电子,细胞利用的能量为生...
-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有机晶体的强场太赫兹光源研究中获进展
2023-07-28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于有机晶体的强场太赫兹光源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nse terahertz pulses from DSTMS crystal为题,发表在《光学快报》 ( Optics Express )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仪器设...
-
笼目超导体超导配对研究取得进展
2023-07-28
非常规超导是凝聚态物理中的前沿领域,揭示超导配对对称性及其配对机理是颇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由于笼目晶格的独特几何特征以及与之伴随的新颖电子特性,最近发现的笼目超导体受到关注。实验发现笼目超导体AV3Sb5 ( A = K , Rb , Cs )展现出丰富的关联物理现象,如可能的非常规超导、新奇的电荷密度波态、反常霍尔效应...
-
理化所晶体学剪切面原子级结构演变研究获进展
2023-07-27
缺陷是材料科学中重要且普遍的研究对象,直接影响晶体材料的光学、电学、磁学、力学、热学等特性。对于某些过渡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钨、氧化钼、氧化铌等,氧空位更易导致Wadsley缺陷的形成,即晶体学剪切面,而不是点缺陷。因此,较多基于剪切结构的氧化物具有高容量、快速充放电和长期循环寿命的特点,可用作高效的离子电...
-
上海技物所红外感存算器件研究获进展
2023-07-24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胡伟达、苗金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离子-电子耦合效应的感存算一体神经形态光电器件,通过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方式,解决红外感知系统分立式架构带来的高延迟和高功耗问题。冗余数据在传感器、计算器和存储器组成的分立式架构系统内频繁传输会导致...
-
钙钛矿光伏研究获进展
2023-07-2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s )因廉价的材料成本、易于制备大面积器件以及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甲脒离子和草酸根离子在SnO2层中均呈纵向梯度分布,聚集在SnO2 /钙钛矿埋底界面处,调节钙钛矿的晶体生长,降低体相及界面缺陷,改善钙钛矿和SnO2之间的能级匹配。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