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医工所在纳米碰撞电化学传感研究中获进展
2024-01-05
纳米电化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测量界面的微观化,进而探索和调控纳米尺度下电荷传输和物质传递过程。纳米碰撞电化学是利用纳米材料和电极表界面的碰撞信号对纳米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的一种均相电化学分析方法。与宏观电化学方法相比,纳米碰撞电化学可以提供单颗粒水平的动态电化学信息,颗粒传质效率的提升可避免传质受限...
-
中国科大构筑出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
2024-01-02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基于新型铜碘杂化团簇,构筑出低成本、高效率、高亮度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得益于所设计的铜碘杂化团簇具备的高构型熵、高发光效率和宽光谱发射等特性,研究实现了高效暖白光LED器件无掺杂、低成本、大面积的溶液法涂布制备,这是非铅金属卤化物LED领域的新突破。相关研究成...
-
化学所在无铅钙钛矿的光致非易失性存储晶体管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3-12-27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凭借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在晶体管研究中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钙钛矿场效应晶体管( PeFET )在探测器和突触中的应用已得到深入研究。然而,基于PeFET的突触仍然很难将优异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光敏性和非易失性存储效应集成到一个器件中,制约了人们进一步开发仿生电子器件和边缘计算。光诱导存...
-
微电子所在氮化镓器件可靠性及热管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12-11
近日,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刘新宇研究员团队在氮化镓电子器件可靠性及热管理方面取得突破,六项研究成果入选第14届氮化物半导体国际会议ICNS-14(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itride Semiconductors)。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能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下游新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及衬底制...
-
宁波材料所等研发出新型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
2023-12-30
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本研究创新地运用DNA纳米技术,结合可折叠的支架结构和多重响应控制方式,研发出新型的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未来,DNA工业纳米机器人有望使用核酸适配体等先进技术精准地捕获、操纵和定位,以制备蛋白质、磷脂膜等生物材料,从而在药物递送领...
-
半导体所在仿生覆盖式神经元模型及学习方法研究中获进展
2023-12-04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活动的重要模式识别工具,备受关注。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的改进与优化工作集中于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的设计,而神经元模型的发展有限。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神经元的学习能力是生物神经系统完成学习任务和记忆任务的重要基础。这些机理可促使科...
-
理化所发现系列液态金属自组织斑图形成现象与演化机制
2023-11-29
从DNA到太阳系的轨道排列,自组织图案无处不在。自组织图案在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和化学等领域备受关注。非平衡系统会自发形成多种时空有序分布的斑图。该团队提出了在液态金属-固体金属( GaX-Y )非平衡反应-扩散体系中获得迷宫、条带、斑点等稳态图灵图案的普适性机制,并以GaIn-Ag体系为例,进行了概念验证和理论...
-
TiSe2中的隐藏手性电荷密度波研究获进展
2023-11-27
在电荷密度波材料中,电子密度的重新调制以及伴随的晶格畸变往往会破坏材料原本的对称性,导致多种自由度的对称性破缺以及演生相的产生。获得广泛研究的电荷密度波材料1T-TiSe2,在无手性晶格中表现出螺旋电子序,为科学家在凝聚态中探讨手性这一自然界常见的对称性破缺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平台。然而,前期研究对形成手性...
-
微电子所垂直纳米环栅器件研究又获突破
2023-11-24
在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 纳米环栅器件(GAA)正取代FinFET成为集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垂直纳米环栅器件由于其在减小标准单元面积、缓解栅极长度限制、提高集成密度和改善寄生电容/电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成为先进逻辑和DRAM技术方面的重要研究方向。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朱慧珑研究团队于2016年首次提...
-
半导体所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2023-11-2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光伏技术之一。过去十多年,高光电转换效率的钙钛矿电池大多采用n-i - p正型器件结构,但处于电池顶层的常用p型有机小分子Spiro-OMeTAD存在易吸水与热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制约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发展。反型结构( p-i - n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稳定的n型金属氧化物如SnO...
-
物理所等关于铁磁/α-GeTe异质结的磁阻尼因子的研究获进展
2023-11-17
磁性阻尼因子是自旋动力学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描述了电子在晶格中弛豫的速度,涉及电子能量和动量的传递过程。研究和控制磁性材料的阻尼因子,对基础研究和自旋电子学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内禀阻尼因子与自旋-轨道耦合强度、费米面处的态密度以及动量散射时间有关。理论上阻尼因子应是一个张量,但实验上,由于电子的...
-
气凝胶/二硒化铌超晶格材料实现电声子解耦
2023-11-16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原子层级别厚度的二维材料备受学界关注。与普通块体材料相比,剥离后的单层材料的电子和声子均呈现出完全的二维化行为特征,诱发了丰富多样的新奇物性。因此,在块体材料中实现层间退耦合,诱导出本征二维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利于二维材料本征物性的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
-
宁波材料所等关于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获进展
2023-11-15
近年来,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具有超过单结电池Shockley-Queisser理论极限的超高效率和成本优势,而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近十年的发展,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从最初的13.7%提升至目前的33.9% 。然而,叠层器件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对钙钛矿顶电池、中间复合层以及晶硅底电池进行更高...
-
化学所聚合物导热材料研究获进展
2023-11-13
随着电子元器件日趋高复合、高频率和高功率化,电子设备易出现局部过热问题,影响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具有轻质、柔性、耐腐蚀、易成型加工等优点,常用作电子元器件热管理的界面和封装材料。然而,聚合物基体通常热导率低、耐温性差且易燃;同时,导热填料存在均匀分散困难、增加复合材料密...
-
理化所在双相凝胶离电器件实现多元离子信号传输领域取得进展
2023-11-07
中国青年科学家组成的学科交叉团队,发展了一种具有级联异质界面的双相凝胶离电器件,实现了从电子到多种离子信号的转换和传输。11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Cascade-heterogated biphasic gel iontronics for electronic-to-multi-ionic signal transmission为题,在线发表在《科学》 ( Science )上。与传统水凝胶离子电...
-
微电子所在低能耗垂直神经晶体管方面取得进展
2023-10-30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日常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如何在计算和存储等资源受限的边缘端快速、实时的处理信息已成为当前业界的共性需求。生物体的神经网络系统被认为是自然界中集感应、存储和计算一体化的系统,具有非常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且工作能耗很低。受生物启发,开发神经形态器件及其阵列集成技术,构建类似生...
-
物理所Bi系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电子结构研究获进展
2023-10-26
在传统超导体中,电声子相互作用对超导电性的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电子与声子或其他玻色子耦合是否存在,以及电声子耦合在产生高温超导电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多体效应的研究中,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期对多种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表...
-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用于盐差发电的自组装多孔MOF单层膜
2023-10-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研究员卿光焱团队,开发了一种带正电的自组装金属有机框架( MOF )纳米颗粒单层( SAMM )膜,在保证膜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SAMM的功能化修饰。并证实了其在渗透发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工作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o -乙烯基...
-
微电子所在新型纳米环栅CMOS工艺与器件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10-16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持续演进,堆叠纳米片环栅场效应晶体管( Stacked Nanosheets GAA FET )在3纳米以下节点将替代传统鳍型晶体管( FinFET ) ,从而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但面对大规模制造的需求, GAA晶体管技术还需突破N型与P型器件工作电流( Ion )严重失配和阈值电压( Vth )调控困难等关键挑战,对纳米...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液态金属基自振荡异质薄膜材料
2023-10-07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柔性可穿戴设备集成化发展,从周围环境中收集能量,为低功耗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供能这一研究备受关注。湖泊和海面的自然蒸发、植物蒸腾和呼吸作用以及湿气在大气环境中无处不在。近年来,科研人员剖析了从环境湿气中收集电能的纳米材料(如碳纳米材料、生物质纳米材料以及金属氧化物等) ,为柔性可...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