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内热点

业内热点

微信截图_20210918142049.png
TRUMPF推出ViBO VCSEL激光平台
2021-09-18

德国乌尔姆市TRUMPF光子元件有限公司(通快集团的一部分)为消费电子、数据通信、工业传感和加热市场制造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 )和光电二极管,该公司推出了新产品平台ViBO (带集成背面光学元件的VCSEL ) 。ViBO奠定了一个新平台的基础,可以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和光学系统设计,应用于近距离感应的所有领域,如...


微信截图_20210916142110.png
微电子所在极紫外光刻基板缺陷补偿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1-09-15

近日,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极紫外光刻基板缺陷补偿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以上问题,微电子所韦亚一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理工大学马旭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掩模吸收层图形的优化算法。此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究开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的项目资助...


微信截图_20210916141950.png
微电子所在毫米波GaN MIS-HEMT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2021-09-15

近日,微电子所刘新宇研究员团队以PEALD沉积SiN作为栅介质,成功研制出高性能毫米波MIS-HEMT ,并通过远程等离子体预处理( RPP )技术,在EC - ET > 0.4 eV条件下,界面态密度达到了6 × 1011 cm-2 eV-1 ~ 2.1 × 1012 cm-2 eV-1 ,实现了低界面态密度。减小了器件的关态泄漏电流,保证了器件具有良好的阈值电压稳定性。...


W020210916371349976101.png
福建物构所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研究获进展
2021-09-16

锂硫电池由于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以及硫的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最有应用前景的高容量存储体系之一。然而, Li-S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着固体硫化物的绝缘性,可溶性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充放电过程硫的体积变化大等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瑞虎课题组利...


adma202103062-fig-0002-m.png
中外学者研制出超强液态金属人工肌肉
2021-09-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世武、副研究员金虎联合国内外学者,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改变液态金属表面张力的液态金属人工肌肉,以模仿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研究显示,这种超强液态金属人工肌肉,舒张时驱动电压仅需0.5伏,收缩时仅需4伏。为验证驱动性能和应用潜力,该研究还展示了这种液态金属人工肌肉在编码显示、货物...


微信截图_20210916140213.png
大连化物所等发表多孔碳化硅材料在催化领域中应用的综述文章
2021-09-16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电镜技术研究组副研究员刘岳峰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主任研究员Cuong Pham-Huu 、意大利科学院ICCOM研究所主任研究员Giuliano Giambastiani 、常州大学教授郭向云等团队合作发表综述文章。刘岳峰团队长期致力于碳纳米/碳化物催化剂的设计及在CO/CO2能源小分子中的加氢活化应用和微观结...


微信截图_20210915165812.png
科学家获得光控增强和热电子光电流快速稳定的Au/TiO2全光输入晶体管
2021-09-15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获得了光控增强和热电子光电流快速稳定的Au/TiO2全光输入晶体管。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al and Chemistry C上。与传统的光电晶体管利用电驱动来控制光电流不同,该晶体管采用一束紫外光来调控由近红外光照射...


微信截图_20210915165301.png
苏州纳米所发表关于电池中的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前瞻性文章
2021-09-15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项目研究员沈炎宾等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撰写了以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for Batteries ( DOI : ? 10.1021 / jacs . 1c04416 )为题的perspective文章,系统地总结了SAM在电池中的应用。该论文指出了高比能电池发展过程中界面问题的重要性,具有...


微信截图_20210915165008.png
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材料与器件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09-15

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器件( OLET )是在同一器件中集成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两种器件功能的新型有机光电子集成器件,兼具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关与信号放大功能和二极管的发光显示功能。?该研究工作为新型高迁移率强荧光有机激光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有机电泵浦激光及其他小型化光电子集成器件...


W020210914383620757899.png
激光调控外尔准粒子的超快运动研究获进展
2021-09-14

近年来,拓扑量子态和拓扑量子材料的理论、实验研究,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深刻理解拓扑,关系到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基本问题,如量子相的基本电子结构、量子相变以及量子相中的许多无能隙元激发等。对拓扑材料非线性光学现象的理论研究通常采用将材料基态性质计算和对称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这样的处理方...


微信截图_20210914112646.png
关联电子系统中的太赫兹光回波与元激发时空干涉研究获进展
2021-09-14

多数物理实验技术通过线性响应来探测材料的物理性质,而新发展起来的非线性谱学则是通过探测材料的非线性响应来获得体系更多的信息。太赫兹二维相干光谱学将该技术拓展到半导体异质结、超导体、量子磁体、电子玻璃等关联电子系统的能量尺度,打开了认知关联电子系统的新窗口。研究发现,回波信号来自于体系中拓扑分数激...


微信截图_20210913150533.png
深圳先进院在低剂量CT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1-09-13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胡战利团队在低剂量CT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然而,当前深度学习方法在训练方式上通常采用“端对端”的训练方式,容易忽略训练数据的特异性,例如CT影像中不同人体部位的解剖差异。研究团队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剂量CT成像技术在训练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解剖先验信息...


1-s2.0-S0925838821022696-gr1.jpg
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09-10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获得了高性能的可见-近红外锡离子Sn2 +敏化的PbS薄膜光电探测器。PbS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在可见光到红外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非常适合作为可见-红外光的探测材料,但是PbS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缺陷,导致其光...


微信截图_20210910152516.png
微电子所在905nm多有源区级联VCSEL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1-09-06

近日,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吴德馨院士团队在905nm多有源区级联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 )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研发出高性能905nm双有源区级联VCSEL器件,斜率效率达到2.27W/A ,微分量子效率为164% ,功率密度为257W/mm2 ( 10mA电流下) 。这种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多有源区级联VCSEL器件可为中短距离激光雷达提...


微信截图_20210909161026.png
上海光机所等在钙钛矿超晶格激光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09-09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微结构与光物理研究团队与多伦多大学教授Sargent团队合作,在钙钛矿超晶格激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研究运用配体交换策略,钝化量子点表面,诱导量子点自组装形成规则结构的三维超晶格微腔。该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钠原子...


微信截图_20210906112314.png
理化所等在偶氮苯液晶光子晶体的液相光驱动研究中获进展
2021-09-06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雷与研究员王京霞,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 Janus结构与溶剂/热/光协同促进的液相超级光驱动器》 ( Liquid-phase Super Photoactuator through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a Janus Structure and Solvent/Thermal/Photo Responses )...


1630413022171.png
台积电推出用于硅光子芯片的先进封装技术
2021-09-03

据集微网9月1日消息,台积电面向数据中心市场推出了其新型先进封装技术— — COUPE ( compact universal photonic engine ,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异构集成技术。据悉,硅光子应用市场将至少需要2 ~ 3年的时间才能起步,但台积电凭借其对COUPE技术的储备,有望在该领域抢占先机,特别是用于数据中心的硅光子网络芯片。


微信截图_20210902153159.png
福建物构所MOFs负载金属卡宾催化研究取得进展
2021-09-02

金属N -杂环卡宾( M-NHC )配合物作为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药物、材料和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如何设计温和、普适的合成策略制备M-NHC @ MOFs材料应用于非均相催化体系中,对于MOF基催化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曹荣和黄远标,以前期多孔咪唑嗡盐框架系统性研究为基...


W020210830597992507711.jpg
光阴极驱动激光系统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08-31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研发的光阴极驱动激光系统取得新进展。光阴极驱动激光系统是该组为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项目( PAPS )束流测试装置研发,相关成果发表在光学期刊OPTICS EXPRESS上。光阴极发射的电子束团由激光脉冲激发,因其产生的电子束发射度低、束团长度可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


led.jpg
新型半导体材料在LED高速通信中的应用
2021-08-31

据TechXplore网8月26日消息,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英国萨里大学和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索有机半导体、胶体量子点和钙钛矿材料在发光二极管(LED)高速通信中的应用。研究人员尝试着提高上述材料制成的LED的性能和效率,并设计了它们在片上互连和高保真光通信(Li-Fi)中的潜在应用。研究人员认为,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