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内热点

业内热点

微信截图_20210719163237.png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研究获进展
2021-07-19

上海光源科学中心自由电子激光团队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理论提出了一种产生涡旋X光的方法。研究表明,仅仅通过增益失谐的调节,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的输出就可以从传统的高斯光变为涡旋光。自由电子激光是一种基于粒子加速器的先进光源,可以产生高亮度,短脉冲的X射线,涡旋光与自由电...


W020210715583298010036.png
苏州医工所在DNA逻辑电路构建方面取得进展
2021-07-16

基于DNA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原则可以设计组装多种复杂的二级结构,进而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DNA分子器件,包括分子开关、纳米机器、分子框架、逻辑电路等。DNA逻辑门是将DNA等生物分子或其他外界信息作为输入( input ) ,通过DNA结构变化引发的各种表征结果作为输出( output ) ,布尔运算后可以使得各种输入之间的相...


W020210715553287433687.jpg
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2021-07-16

近年来,以CsPbI3为代表的全无机钙钛矿光吸收材料,拥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光电稳定性,其1.7 eV带隙是高效率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理想选择。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实验室研究员孟庆波团队( E02组)发展了一系列体相及界面调控方法用于制备高质量全无机钙钛矿薄膜,进而...


W020210713409849265980.png
上海硅酸盐所等在节能发电窗研究中获进展
2021-07-13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柏胜强、研究员陈立东团队与研究员曹逊、金平实团队,以及德国莱布尼兹固态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教授Kornelius Nielsch团队、英国考文垂大学教授方跃平、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教授Gabi Schierning 。研究团队设计开发出光-热-电转换演示系统,将具有波长选择性吸收的薄膜集成在透...


微信截图_20210713152241.png
上海光机所在等效渐变包层折射率光子晶体光纤设计研究中获进展
2021-07-13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等效渐变包层折射率光子晶体光纤设计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面对新型光纤激光器和非线性光纤光学研究中对特殊色散光纤的需求,创新提出等效渐变包层折射率光子晶体光纤的新概念,围绕特殊色散光纤的逆向设计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提出了等...


W020210712566591118503.jpg
金属所在铁电超晶格中发现周期性电偶极子波
2021-07-13

拓扑极化结构自身具有拓扑保护性,在信息处理、传输、存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结果是继通量全闭合畴结构( Science ,和半子晶格( Nature Materials ,的发现之后,该团队在有关铁电材料拓扑畴组态方面的又一项重要研究进展,为与铁磁材料类比的结构特性增添了新的实质性内容,也为探索基于铁电极化的量子材料及器...


微信截图_20210713150738.png
兰州化物所在超级电容器应用拓展研究中获进展
2021-07-13

超级电容器能够提供超高的功率密度和超长的循环寿命,在辅助性应急电源、大功率电源、新能源电动车启停电源、能量回收系统及智能电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推进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在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的同时,需要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超级电容器来拓展其应用领域。,与商业活性炭匹配,将二极管的单向导通...


微信截图_20210709161417.png
三星3纳米芯片成功流片 有望明年实现量产
2021-07-09

据媒体报道,三星采用全环绕栅极架构( Gate-All-Around FET , GAA )的3纳米制程技术已正式流片,性能上优于台积电的鳍式场效应架构( FinFET ) 。? GAA FET : FinFET的继任者?专家称,相比台积电或英特尔所采用的3nm FinFET架构,在技术性能上, GAA架构的晶体管能够提供比FinFET更好的静电特性,可满足某些栅极...


W020210708397823838642.jpg
西安光机所研制出宽谱高效电磁屏蔽光学窗口元件
2021-07-09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室研究员王鹏飞带领的高通量辐射防护材料与技术课题组,研制出具有宽谱高效电磁屏蔽光学窗口元件。研究工作得到西安光机所空天技术部和基础科研部联合自主部属课题的支持,后续采用创新设计的高导电率光窗核心基质玻璃材料,有望继续提升电磁屏蔽光学窗口...


微信截图_20210707163106.png
福建物构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2021-07-07

缺陷钝化是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高鹏将路易斯碱官能团与质子官能团于聚芳香共轭分子上进行组合,得到纯路易斯碱体系分子9CN-PMI与路易斯碱/质子体系分子4OH-NMI ,并将其引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


W020210707536427444525.png
上海硅酸盐所在金属氟/硫基电池的界面催化和限域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07-07

随着储能需求日益增长,基于嵌入机制的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诸如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性能要求。含内置锂源的LiF与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氟化物或过渡金属单质)复合正极可通过自驱动的转换反应实现高比容量的输出,但LiF的充分裂解通常需要匹配高充电电位( 4.5 – 5.0 V ) ,从而导致电池的...


微信截图_20210707112926.png
城市环境所设计合成稀土掺杂双模式发光材料
2021-07-07

近年来,双模式发光多功能材料因其在防伪、显示、固态激光、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近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安全监测研究组(张洪武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高效的稀土掺杂双模式发光材料。研究发现,较高的NaF/LnCl3比值不仅能够促进NaLuF4 : Ce3 + , Nd3 +荧光粉的晶相...


微信截图_20210706144120.png
福建物构所二维导电MOF电催化CO2研究获进展
2021-07-06

近年来,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将CO2电还原为各种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条具有前景的实现碳平衡的路径,因而得到学界广泛关注。将该MOF直接应用于CO2电还原测试体系中, CO选择性最高可达98.4% , CO部分电流密度最高可达34.5 mA cm-2 ,超过了目前报道的MOFs催化剂并能够媲美碳基单原子催化剂。同时,研究人员通过...


W020210705383691008680.jpg
上海高研院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07-05

晶体硅( c-Si )太阳电池的降本增效是发展和普及光伏发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该研究中,研究人员以p-Si/Cu2O钝化接触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为研究对象,发现直接的p-Si/Cu2O接触将导致一个自发形成的亚化学计量比SiOX夹层。该研究揭示了p-Si/Cu2O钝化接触的界面特性和载流子传输机制,为减少其界面缺...


W020210705302792142623.jpg
金属所钼基双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研究取得进展
2021-07-05

由于具有原子级厚度及独特的能带结构,二维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器件应用领域展现出优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国内多家单位的科研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提高光增益的新方法,选择合适沟道和电极材料进行能带匹配,使其在光照下晶体管源、漏端的势垒降低并形成正反馈,从而获得了超高灵敏度的二维材料光电探测器。该晶体管...


W020210702387443623552.jpg
研究人员在拓扑磁性材料中实现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电调控
2021-07-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周建辉研、朱相德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王澜课题组合作,在层状手性磁材料拓扑霍尔效应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通过一种新型的质子门电压技术,研究人员在该体系中插层质子,并进一步实现了DM相互作用以及拓扑霍尔效应的电调控。这是由于很...


微信截图_20210702154625.png
物理所在高重复频率极紫外相干光脉冲的产生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07-02

处于极紫外(XUV)波段的高次谐波(HHG)由于具有优良的相干性、极短的脉冲宽度、宽波段的覆盖范围及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自出现以来一直备受学界重视。特别是高重复频率的HHG不仅是实现极紫外光学频率梳的关键,而且在阿秒脉冲的产生、时间分辨的角分辨光电子谱(tr-ARPES)测量及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芯片的加工检测等...


微信截图_20210702154320.png
金属所等在高层错能金属中构筑超细纳米孪晶结构
2021-07-02

金属材料的强化是材料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细晶强化(即Hall-Petch强化,包括晶界强化/孪晶界强化)是常用且有效的强化手段之一,其内在机制是源于晶界/孪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然而,当晶粒尺寸(d)和孪晶片层厚度(λ)达到某个临界尺寸(10-15nm)时,材料的主导变形机制将转变为晶界运动或退孪生,从而使其表现出H...


微信截图_20210702115620.png
半导体所在柔性光机通讯系统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07-02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不断丰富着人、机械以及外部信息环境的信息交换方式。?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沈国震课题组设计出一种基于自驱动柔性可编织的光电探测器的光机通信系统。研究人员通过气相转移沉积在柔性可编织的纤维制得新的原位垂直生长的Te @ TeSe纳米线阵...


微信截图_20210629140701.png
大连化物所等制备出无金属钙钛矿单晶用于生物友好型X射线探测
2021-06-2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组研究员刘生忠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奎合作,在无金属钙钛矿单晶生长及其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制备出高灵敏度无金属钙钛矿单晶X射线探测器。该工作中,科研人员采用简易的缓慢溶剂挥发法于室温下生长出高质量、大尺寸DABCO-NH4X3 ( X = Cl ,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