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内热点

业内热点

W020220907558151589269.jpg
苏州纳米所等制备出高性能纤维状铵根离子赝电容负极
2022-09-13

铵根离子作为非金属离子,具有安全性高、摩尔质量低、水合离子半径小、离子电导率高、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可穿戴水系超级电容器中表现出较大优势。高能量密度柔性铵根离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缺乏高容量赝电容负极相关研究,发展高能量密度的铵根离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仍具有挑战性。?论文链接? ?图...


微信截图_20220907161506.png
合肥研究院痕量气体光声检测研究获进展
2022-09-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方勇华团队在痕量气体光声检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光声光谱是一种间接吸收光谱技术,通过检测气体吸收光能产生的光声信号来反演气体浓度,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零背景检测等优点,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燃烧分析、电力检测等领域。然而,光声...


微信截图_20220907154845.png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硅衬底上单层WS2二次谐波高效定向性发射研究方面获进展
2022-09-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新风团队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通过将原子级薄的WS2薄膜与硅孔阵列耦合形成法布里-珀罗( F-P )腔,实现增强的二次谐波定向发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上。因此,使用微纳结构增强单层TMD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高二次谐波转换效率,对其实际应用尤为重要。该...


微信截图_20220907154550.png
实验验证非晶合金超稳定性
2022-09-07

非晶合金能否长时间保持稳定?非晶材料稳定性的物理机制和根源是什么?这些都是非晶合金材料和物理领域的重要难题。众所周知,非晶态物质的无序原子排列结构特征,导致其相比晶体材料具有更高的自由能,在能量上处于亚稳态。不同种类的非晶态物质呈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如火山玻璃和琥珀可在恶劣的物理、化学环境中稳定存...


微信截图_20220901171805.png
金属所等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埋底界面钝化研究中获进展
2022-09-01

科研人员研制出晶粒尺寸接近微米量级的高性能卤化铅钙钛矿多晶薄膜,光生载流子在这些薄膜中的有效扩散长度超过薄膜厚度,能够以极低的复合率快速输运。进一步分析发现, PL-A的钾离子能够扩散进入钙钛矿薄膜中,形成梯度掺杂(图2a-f ) ,从而优化界面处钙钛矿一侧的能级结构(图2g-h ) ,促进载流子在薄膜内的传输。...


微信截图_20220901165317.png
二氧化钛表面亲疏水研究取得进展
2022-09-01

二氧化钛( TiO2 )材料因优秀的光催化性能,应用于化妆品、抗菌除污和催化体系等。?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王春雷、高嶷,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J . Francisco 、复旦大学刘韡韬实验课题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TiO2的Rutile晶型110面为例。后续,较多课题组在理论和实验...


微信截图_20220831114644.png
新研究实现在纳米尺度“操控”光传输
2022-08-31

光电集成芯片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光子传输、电子计算的优势,是获取跨越式信息处理能力的关键器件。研究人员突破了传统静电掺杂和液体化学掺杂技术难以兼顾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的瓶颈,发展了兼具高迁移率和高浓度的气相化学掺杂技术,实现了石墨烯费米能级从0到0.7电子伏特超宽范围调制。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基底介电环境设...


微信截图_20220831113952.png
合肥研究院在电调控范德瓦尔斯铁磁-反铁磁异质结器件的交换偏置效应方面取得进展
2022-08-31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低功耗量子材料研究团队研究员郑国林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Lan Wang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宇军等人合作,利用门电控制二维异质结界面的质子插层。针对这一难点问题,研究人员利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实现了少数层铁磁金属Fe5GeTe2的剥离,利用人工堆叠的方法构筑了高...


微信截图_20220831113750.png
镍基超导体研究获进展
2022-08-31

在迄今发现的所有超导体中,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保持常压下超导临界温度( Tc )的最高纪录,其非常规的超导微观机理仍是凝聚态物理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开展了镍基超导体的实验研究:光物理重点实验室L03组研究员金奎娟团队攻克多项样品制备的技术难题,生长...


W020220826465433131237.jpg
合肥研究院等在小型化高性能滤波电容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2-08-2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国文团队与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魏秉庆合作,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三维碳管网格膜,将其作为双电荷层电容器( EDLC )电极,大幅提升了电容器的频率响应性能以及在相应频率下的面积比电容和体积比电容。?电化学双电荷层电容器是一种超级电容器,其比电容相对较大,如果...


微信截图_20220825112639.png
研究人员发现立方砷化硼具有高电子和空穴迁移率
2022-08-2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陈刚教授领导的团队于2018年预测,立方砷化硼对电子和空穴都有非常高的迁移率。近期,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休斯顿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团队的最新实验研究证明,立方砷化硼的材料克服了硅作为半导体的两个限制,能够为电子和空穴提供很高的迁移率,并且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该研究成果于202...


微信截图_20220825111447.png
首个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2-08-25

8月19日,经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电子实验室研究员尤立星牵头制定的超导条带光子探测器( SSPD )的国际标准IEC 61788-22-3 : 2022 ED1 Superconductivity - Part 22-3 : Superconducting strip photon detector - Dark count rate正式发布。IEC 61788-22-3作为首个超导条带光子探...


微信截图_20220825111113.png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增强非线性吸收的宽带超快全光开关研究中获进展
2022-08-25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在基于波纹ENZ ( epsilon-near-zero )材料增强非线性吸收的宽带超快全光开关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ENZ材料增强非线性吸收的宽带超快全光开关方案,并利用亚波长波纹ITO薄膜在1450-1650 nm波段实现了宽带超快全光开关,其品质因子优于已报道...


微信截图_20220823151136.png
深圳先进院等发现石墨烯可用于高效回收电子垃圾中的金资源
2022-08-23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等发现,可控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对电子垃圾中痕量的金资源具有超强的提取能力,无需外加能量和其他材料与化学品。而且石墨烯材料可以对金离子实现精准的选择性吸附...


微信截图_20220819104035.png
上海微系统所在大尺寸石墨烯制备及导热应用方面获进展
2022-08-19

石墨烯材料的可控制备是石墨烯行业的基础,更是石墨烯在下游应用中充分发挥性能优势的关键。鳞片石墨剥离技术是发展最为成熟的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之一,该方法已实现石墨烯片层厚度和化学结构的精确控制,但在横向尺寸调控方面仍面临挑战,典型的石墨烯横向尺寸分布在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以内。结构表征数据表明,所制...


W020220816542536990523.jpg
半导体所新型感算器件研究获进展
2022-08-19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智慧医疗等新型信息交互领域的发展,基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工艺迭代带来的算力提升越来越难以满足数据处理及复杂神经网络模型运算的需求。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丽丽课题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沈国震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范智勇合作,利用...


微信截图_20220818160105.png
微电子所在无外场单级电压控制SOT-MTJ自旋逻辑器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08-18

自旋逻辑器件由于具有非易失性、低功耗以及易于小型化等优点,尤其是基于SOT的自旋逻辑器件具有高速、高耐久性,因而更加适合存内计算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报道的SOT逻辑器件大都是以双极性电信号的形式进行逻辑操作,需要额外的辅助电路对给定电信号进行转化从而完成逻辑操作(图1a ) ,导致该...


BD?A.AUBERT-CEA-scaled-600x400-c-default.jpg
CEA-Leti 和英特尔优化混合直接键合、自组装的die to wafer工艺
2022-08-18

据欧洲电子资讯,法国研究机构CEA Leti和Intel公司优化了一种混合直接键合、自组装工艺,可以提高裸片到晶圆(die-to-wafer,D2W)键合封装技术。该技术利用了表面最小化原理产生的毛细管力(capillary forces)在目标晶圆上对准裸片,该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对准精度,并将制造吞吐量每小时提高数千个裸片。大多数液体的表...


W020220817624105329994.png
微电子所垂直沟道纳米晶体管研发工作再获重要突破
2022-08-17

垂直沟道纳米器件因其对栅长限制小、布线灵活及便于3D一体集成等天然优势,在1纳米逻辑器件/10纳米DRAM存储器及以下技术代的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对于高性能垂直单晶沟道纳米晶体管,现阶段控制沟道尺寸最好方法是采用先进光刻和刻蚀技术,但该技术控制精度有限,导致器件性能波动过大,不能满足...


2-1.png
中科院微电子所与华为海思合作在无外磁场写入的自旋轨道矩磁隧道结器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07-29

垂直自旋轨道矩磁隧道结器件(SOT-MTJ)是新一代磁随机存储技术的核心单元,它具有非易失、高速、低功耗、读写寿命长等特点,极有希望成为下一代非易失磁存储技术。但是垂直SOT-MTJ器件需要外磁场辅助才能实现定向写入。外磁场的引入会导致额外的功耗、面积消耗,并会导致串扰等问题。如何实现无外磁场下定向高速写入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