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内热点

业内热点

微信截图_20210409081557.png
一种新的超宽禁带半导体制造工艺
2021-04-09

超宽禁带半导体是指禁带宽度大于3.4eV的半导体材料,它的击穿电场、热导率、电子迁移率等性能,以及耐高压、耐高温、高频、抗辐射的能力均优于现有大规模应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超高压电力电子器件、射频电子发射器、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在蓝宝石衬底...


微信截图_20210406111355.png
上海光机所在可重构矩形光学滤波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04-06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可重构矩形光学滤波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基于高精度光栅局域温度控制技术,实现滤波带宽、中心波长可调的矩形光学滤波器研制。该技术有望克服传统光学滤波器滤波带宽、中心波长、矩形度难以满足光通信系统的限制,有效满足微波光子学、精密光...


微信截图_20210406110136.png
研究发现内共生氮化锂/纤维素层可延长锂金属负极循环寿命
2021-04-06

锂金属具有理论容量密度高( 3860 mAh/g ) 、电化学电势低( - 3.040 V vs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张洪章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具有长循环寿命的锂金属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科研人员在电解液中引入一种新型添加剂— —硝化纤维素,构建内共生的氮化锂/纤维素双层SEI ( ES-DSEI ) ,...


微信截图_20210331165341.png
深圳先进院等利用柔性自驱动设备实现对神经可塑性的双向调节
2021-03-31

近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智能中心研究员詹阳团队、神经工程中心研究员李光林团队同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合作,制备出自驱动柔性可穿戴神经刺激器,实现对神经可塑性的双向调节。为了突破这一技术难题,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自驱动柔性可穿戴神经刺激器,通过产生高频和低频脉冲两种模式,诱导长时程增强或长时程...


微信截图_20210331165218.png
大连化物所等基于在线表界面表征发现储能电极的表面效应
2021-03-31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强团队与大连化物所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桅,浙江大学教授高超和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川等合作。理解二次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过程亟须原位在线...


微信截图_20210331095657.png
基于液态金属的可拉伸电子器件
2021-03-31

可伸缩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如可穿戴电子产品、皮肤电子产品、软机器人和生物电子产品。2021年2月18日,香港理工大学郑子剑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可拉伸的导体,它是通过简单地将液态金属涂覆或印刷在静电纺丝弹性体纤维垫上而制成的,并把这种可拉伸的导体称为“液态金属纤维垫” ( LMFM ) 。LMFMs通过三个...


W020210330405733913710.jpg
中国科大等在相互作用诱导的轨道陈绝缘体理论研究中获进展
2021-03-30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量子功能材料设计中心物理系教授乔振华研究组,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教授Dong-Ning Sheng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Hong-Chen Jiang合作,在相互作用诱导的轨道陈绝缘体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当J进一步降低时,体系进入完全极化的铁磁相,并具有量子化的反...


微信截图_20210330155958.png
中国科大石墨烯磁性调控研究获进展
2021-03-30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闫文盛研究组与副研究员孙治湖合作,通过磁性金属原子精确可控掺杂的策略,实现了二维石墨烯的室温铁磁性。为了克服将过渡金属原子嵌入石墨烯晶格的巨大势垒,研究组采用Pauling电负性高于C元素( 2.5 )的N元素( 3.5 )进行共掺杂,利用N原子构造锚定位点,将Co原子牢固...


微信截图_20210330152336.png
合肥研究院二维铁电隧道结研究取得进展
2021-03-30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研究员郑小宏课题组在基于二维铁电材料的铁电隧道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计算发现,在金属Au.( 010 )与二维铁电材料In2Se3接触的体系中,铁电材料的铁电性仍然存在,且由其构建的铁电隧道结达到约104%的巨电...


微信截图_20210330151957.png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新型“双高”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
2021-03-30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构建了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工作机理的摇椅式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上述设计使得器件正负极具有高度匹配的容量和倍率...


微信截图_20210329141031.png
国家纳米中心在钙钛矿-氧化锌异质结的光电性能研究中获进展
2021-03-29

钙钛矿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和载流子迁移率、较低的缺陷态浓度等优异的光电性质,近年来引发学界关注。氧化锌可以钝化钙钛矿并消除其表面和晶界上的陷阱态,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从而改善其光电性能。?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连峰课题组与研究员谢黎明课题组合作,设计制备出一种三维钙钛矿— —一维氧化锌...


W020210326329464985990.jpg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高面载量低弯曲度指状孔钠离子电池电极
2021-03-26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副研究员郑琼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钠离子电池超高面载量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但由于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相对原子质量及粒子半径,且其在电极中嵌入与脱嵌动力学差,使得钠离子电池较锂离子电池比能量和比功率偏低。结果显示,得益于...


微信截图_20210325164043.png
单分子晶体管器件研究获进展
2021-03-25

当器件的小型化趋势使得晶体管的尺寸进入到深纳米尺度的领域(< 10nm ) ,量子效应作用渐显。对极小晶体管器件探索的一种方法是把世界上最小的功能单元-单个小分子嵌入到电路中构成单个分子的场效应管进行研究,这样的器件只有当分子能级与电路中电子能量相同时才会体现出信号的急剧变化,分子的能级可以通过电场效应进...


W020210325520947674131.jpg
高能量密度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2021-03-25

目前,基于锂离子插层化学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已无法满足各种新兴领域对锂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因此,以高能量密度著称的锂金属电池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相比含有负极材料的锂电池,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失去了负极宿主材料的保护或来自负极侧的锂补偿,在循环过程中任何不可逆的活性锂损失均会直接体现在电池容量的...


微信截图_20210324095531.png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发出无热量光开关,可用于光量子计算芯片
2021-03-24

集成量子光子学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途径,以扩大量子光学实验的小型化和稳定化复杂的实验室设置。量子集成光子学的核心元素是量子发射器、存储器、探测器和可重构光子电路。特别地,集成探测器不仅提供光学读出,而且当与可重构电路连接时,允许反馈和自适应控制,这对于确定性量子隐形传态、神经网络训练和复杂电路的稳...


W020210323564899382932.png
深圳先进院等发展出提升双离子电池正极容量的策略
2021-03-23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团队,联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张山青等,提出了一种局域有序石墨化策略,显著提升了双离子电池正极容量和动力学性能。因此,揭示限制石墨正极比容量发挥的深层次机理,进而针对性开发具有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对提升双离...


20210320212617821.jpg
基于TEC热电制冷器的LED灯组
2021-03-23

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武汉工业大学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器(TEC)的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灯组,以提高大功率性能。将LED芯片直接焊接到TEC的冷侧基板上,避免使用有机耐热粘合剂。由于焦耳和辐射热效应,不仅会降低LED的光输出功率外,热问题还会导致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并会改变发射波长。温度每升高1°C...


W020210322534900184604.jpg
青岛能源所高性能碳基锂离子电容器产业化技术研究获进展
2021-03-22

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可快速充放电、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能等优点,在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和加速启动、新能源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通过开发...


W020210319741893960416.jpg
面向人工视觉的碳纳米管光电传感器阵列研究获进展
2021-03-22

视觉系统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竞争必不可少。目前,人工视觉系统往往采用传统的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 CMOS )或者电荷耦合器件( CCD )图像传感器与执行机器视觉算法的数字系统相连接来实现,这些传统的数字人工视觉系统具有功耗高、尺寸大、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将图像感测、存储和处理功能集成到器件的单一空间,并针对连...


微信截图_20210322154424.png
X-FAB和IHP合作开发SiGe BiCMOS和RF-SOI技术
2021-03-22

X-FAB和IHP宣布建立行业学术合作伙伴关系,将X-FAB在半导体制造方面的专业经验与IHP的无线通信专业技术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交流知识,互惠互利。X-FAB是全球领先的模拟/混合信号和微机电系统( MEMS )芯片代工厂集团,专门制造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级、医疗及其他应用领域的硅晶片。IHP是德国高性能微电子莱布尼茨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