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U020220524563451130528.png
石墨烯辅助电极转印“三步走”
2022-05-23

尽管芯片制程已经一步步逼近物理极限,人们对集成电路性能和尺寸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该技术以锗基石墨烯晶圆作为预沉积衬底“生长”金属电极阵列,并利用石墨烯与金属间较弱的范德华作用力(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实现了任意金属电极阵列的“撕下来”和“贴上去” — —无损转移,且转移成功率达到100% 。为解决这一...


图片1.png
微电子所荣获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
2022-05-08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落下帷幕,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朱慧珑研究员课题组的“垂直自对准环栅晶体管集成制造技术”项目,从全国2724个报名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以领域赛和全国赛两次均全票通过的优异成绩。斩获本次大赛的最高奖项— —总决赛优胜奖(共36项) 。研...


U020220510423654418799.png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20周年
2022-05-07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启动20年来,院士专家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作了2000余场次的科普报告和讲座,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当前,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科普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物质文化水平和民族创造能力,迫切需要树立‘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


我国实现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
2022-05-06

光纤振动传感以光纤作为传感器进行振动感知,通过利用单根光纤同时实现振动监测和信号传输,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结构简单、分布均匀等优点,在结构健康监测、油气管道泄漏监测、周界防护和地震监测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当前,光纤振动传感多使用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


微信截图_20220428150019.png
微电子所在纳米森林的湿度传感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4-28

近日,微电子所新技术开发部物联网技术研发实验室的毛海央团队和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的周娜老师合作在纳米森林的MEMS传感器集成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呼吸是支持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许多疾病和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肺炎、支气管炎、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会引起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湿度传感器可...


W020220427334139355506.jpg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动机’”
2022-04-27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登台格致论道讲坛,阐述了他对基础研究、科学自信、文化自信之间关系的理解。”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基础科学”系列专场的第二期“使命之心”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等六位来自表观遗传、作物育种、动物保护、清洁能源等不同领域的中国科学家登...


微信截图_20220324150441.png
清华大学首次制备出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
2022-03-24

晶体管作为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更小的栅极尺寸能让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并带来性能的提升。Intel 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 1965 提出:“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微处理器的性能提高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这在集成电路领域被称为“摩尔定律”。过去几...


未标题-1.jpg
二维材料在异构电子学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2022-03-24

基于二维薄膜的MEMS应用包括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振荡器、共振质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和热辐射计。在这些二维材料中, SPE近年来已经被证明是打开分布式量子网络的大门,其中光子量子位可以作为互连,使遥远的静止量子比特,例如自旋量子位,进行纠缠。例如,将量子反常霍尔绝缘体或石墨烯调制到倾斜...


微信截图_20220318102359.png
我国科研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2-03-18

晶体管是芯片的核心元器件。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并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根据信息资源词典系统报道,目前主流工业界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在12纳米以上,如何促进晶体管关键尺寸的进一步微缩,引起了业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微信截图_20220316143640.png
魏少军:微纳系统集成将延续摩尔定律
2022-03-16

3月15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在2021第十九届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年会( CSPT.上指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之前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是以加工为主要特征,无论是晶圆制造业,还是封测业,都是在为别人加工,甚至设计业也是在为别人加工,自身的产品很少...


未标题-1.jpg
科学家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极长度晶体管
2022-03-16

晶体管是芯片的核心元器件。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任天令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为进一步突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的瓶颈,任天令研究团队利用石墨烯薄膜超薄的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


微信截图_20220315172548.png
2分钟实现石墨氧化 石墨烯制备取得重要进展
2022-03-15

氧化石墨及其剥离产物氧化石墨烯,作为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的关键前驱体,在许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在科学研究及工业制备中,主要以1958年提出的Hummers法为基础,利用强氧化剂在浓硫酸体系中对石墨进行化学氧化,进一步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近些年研究人员针对Hummers法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但由于氧化剂在石墨层间扩...


微信截图_20220311151113.png
微电子所在多模态铁电存算一体FinFET器件与单元电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2022-03-11

受制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下“存储墙”问题,芯片的算力难以进一步提升,限制了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内计算是非冯诺依曼架构下提高芯片算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铁电晶体管( Fe-FET )的存算融合电路由于具有低功耗、高CMOS兼容性以及无损读出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一种存内计算的技术方...


微信截图_20220309164958.png
初心不可改 薪火不曾熄
2022-03-09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钱学森先生‘科学家办教育’ ,着力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扬光大。”不薄今人尊古人?一提起科学家精神,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老一辈科学家。”他说,如果把从无到有开辟了“两弹一星”等伟大事业的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前辈称作共和国的“第一代科学家” ,如今80岁上下...


W020220309501179921001.jpg
她用微纳传感器探测神经信号
2022-03-08

从2022年元旦至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蔡新霞研究员与团队成员,几乎每天都在超净间和实验室忙碌一项新任务——“神经微纳传感器检测与光电调控研究”。作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由她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微纳传感技术”项目于今年正式立项。多年来,她和团队深耕于此,并联合了一批纳米科学...


7126605604800774862.jpg
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2-02-28

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包括: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


微信截图_20220222102144.png
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在京成立
2022-02-22

2月19日上午,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中心将依托两所高校在集成电路学科领域的优势力量,深入北京集成电路产业腹地,设计联合培养方案,改革集成电路课程体系,打造集成电路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区,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与融合,力争为国家培养一批集成电路高层次领军人才。集成电路学...


W020220221591565642930.png
物理所研究获得奇异金属与高温超导的普适物理规律
2022-02-21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利用材料基因工程“连续组分外延薄膜与匹配的跨尺度表征技术” ,获得了奇异金属散射(线性电阻斜率A1 )与高温超导转变温度( Tc )之间的普适物理规律( A10.5 ~ Tc )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金魁带领团队发挥超导单晶薄膜和超导组合薄膜技术特色,长期深入研究...


未标题-1.jpg
碳纳米管薄膜新属性发现
2022-02-16

俄罗斯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和莫斯科技术物理大学找到一种改变碳纳米管薄膜电子特性的方法。与金属薄膜相比,碳纳米管薄膜具有高导电性、轻薄和灵活性。另外一部分使用了在氧离子作用下获得的薄膜,这种作用改变了薄膜的电性能。在这样的薄膜中自由电子的能量足以克服连续纳米管之间的障碍,使得薄膜中电子的...


W020220122796457089402.jpg
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议
2022-01-27

1月20日至22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工作报告,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及全体院领导出席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科院纪检监察组、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是在中科院2021年“率先行动”计划第二阶段和“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召开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