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电子所在表面等离激元光纤生化传感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05-09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SPR )光纤生化传感器因其体积小、抗干扰、高灵敏度、无标记、可实现远端检测等优势,在生化传感、即时现场检测( POCT ) 、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近日,微电子所健康电子中心路鑫超、黄成军课题组在SPR光纤传感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课题组基于等离子体—光子腔复合结构,实现了...
-
微电子所在半导体器件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3-05-09
由于半导体器件广泛存在缺陷态等无序因素,其载流子的输运往往表现为跃迁形式。因半导体中的缺陷态种类较为复杂,准确认识并描述半导体器件中的载流子输运及宏观电学特性一直是本领域内的难点及重要话题。针对此类问题与争论,微电子所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从理论方面提出了载流子的“集体输运效...
-
功率半导体封装测试再添“利器”
2023-05-06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济南研究部(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缺陷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在功率半导体行业联盟第八届国际学术论坛上亮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宝东介绍,目前,对IGBT检测的常用手段是超声检测,但这种方法非常容易受散热柱的干扰,导致...
-
樊建平:形成国际合作“走出去、引进来”的良性循环
2023-04-18
在中国科学院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侯建国院长提出,要推进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快重塑科技国家队,全方位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全球科技创新人才“争夺战”愈加激烈的当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始终坚持人才“引进来+走出去”策略,搭建了科教融合国际合作体系,为实现“四个率先”...
-
突破!首例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问世
2023-04-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曹湖军团队研制出首例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并提出了抑制混合导体中电子电导的新策略。团队采用机械化学合成方法在稀土氢化物——氢化镧(LaHx)中制造晶格畸变,产生大量的缺陷和晶界,使之在-40℃至80℃温度区间呈现超快氢负离子传输的状态。相关成果4月5日发...
-
微电子所在自旋神经形态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03-29
生物启发脉冲神经网络架构有望通过模拟人脑的高算力、高并行度、低功耗等特性,解决冯·诺依曼架构存储墙和能效瓶颈等问题。但面向构建脉冲神经网络的神经形态硬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传统CMOS的神经形态芯片通常需要数十个晶体管和若干电容。基于新型存储器等新原理神经元器件亦需集成额外电容或复位操作电路,...
-
研究所发展大家谈
2023-03-20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对中国科学院提出“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研究所是中科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研究所能否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明确发展定位和努力方向,确定改...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03-17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观察大势,谋划全局...
-
中科院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2023-03-16
3月15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侯建国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
-
中国科学家刷新纪录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2023-03-14
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衍生出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可实现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人,开发出高速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将国际成码率纪录提升一个数量级,对未来量子通信的大规模应用具有...
-
微电子所新型铪基铁电存储器芯片亮相2023年第70届国际固态集成电路会议
2023-03-10
近日,微电子所刘明院士科研团队研制设计的新型铪基铁电存储器芯片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级别会议2023年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 ISSCC )上亮相。新型铪基铁电存储器的可微缩特性和其与CMOS工艺兼容的优点,使其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心的研究热点,铪基铁电存储器已被视为下一代新...
-
我国科学家首创开放式新架构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
2023-03-13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首创量子密钥分发开放式新架构,采用光频梳技术,成功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该架构在确保量子通信安全性的同时,能大幅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为我国建设多节点广域量子网络奠定基础。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安全是量子通信的最大特征。作为量子通信的主要方式...
-
微电子所在SOT-MRAM的关键集成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3-02-24
磁随机存储器(MRAM)因具有非易失性、低功耗以及高访问速度等特点,在未来新兴存储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基于自旋轨道矩(SOT)技术的MRAM存储器具有超高速、高耐久性的优势,更适合应用于高速缓存。然而在SOT-MRAM集成中存在几个关键的技术瓶颈,制约了其走向应用。隧道结的刻蚀工艺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挑战...
-
新结构让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大幅改善
2023-02-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多孔绝缘接触( PIC )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并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了PIC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概念验证。PIC方案与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局部接触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钙钛矿中的载流...
-
10秒“乐高式”组装让柔性器件性能更稳
2023-02-22
柔性电子器件在人体健康监测、分析及可穿戴设备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柔性电子器件组装中,用于连接不同模块的商用导电胶容易变形、断裂,导致接口不稳定,严重影响整个器件的拉伸性和信号质量。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志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陈晓东、美国斯坦福大学...
-
微电子所举办IEDM/VLSI/ISSCC 投稿经验交流会
2023-02-21
IEDM、VLSI和ISSCC 是世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领域最高级别会议,在国际半导体技术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为提升科研人员向国际顶级会议投稿的积极性,2月9日,微电子所举办IEDM/VLSI/ISSCC 投稿经验交流会。交流会由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所青促会承办。所青促会组长张青竹副研...
-
我国科学家创制极化激元“晶体管”,在纳米尺度更好地操控光
2023-02-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团队充分发挥极化激元作为光的高压缩和易调控优势,成功研制出新型光晶体管,使其能在高低电位之间切换,并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纳米光子学特性,突破了多项性能瓶颈。这不仅有望实现高效光电互联,还能提供额外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光电融合系统的性能。相关研究于2月10日在线发表在...
-
研究破解电化学晶体管大规模可靠制备难题
2023-01-31
1月19日,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所程玉华课题组在《自然》发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及其互补电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针对测试数据的源头基础器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固化沟道的新型垂直结构,破解了电化学晶体管大规模可靠制备的世界性难题,是新型传感和精密测试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
新型人工碳晶体诞生记
2023-01-31
十年攻关终于有了回报,长程有序多孔碳基晶体正是团队想要得到的新型人工碳晶体之一。“大家常说十年磨一剑。其实刚开始我们没有‘剑’,甚至连‘剑’长什么样也不清楚,仅仅是一个朦胧的梦想。”朱彦武坦言。但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从未忘记“初心”。他们认为,新材料的结构调控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功能走向多层次...
-
二维半金属-二维超导体之间超流拖拽效应揭示
2023-01-18
1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曾长淦教授、李林副研究员研究团队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解宏毅副研究员等合作,通过构筑石墨烯与氧化物界面超导体系的复合结构,揭示了二维半金属和二维超导体之间由于量子涨落诱导的巨幅超流拖拽效应。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物理》。对于两个空间相近但彼此绝缘的...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