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化物所等揭示摩尔纹对二维材料摩擦性能影响规律
2023-03-13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联合和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齐卫宏,在二维材料层间摩擦力的摩尔纹效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有限大体系中势能起伏主要由摩尔纹的不规则截断导致,研究推导出摩尔纹尺寸、滑块尺寸在旋转体系中对势能起伏U的定量关系: ?其中, U0是局域势能函数的振幅(图。局...
-
中国科大制备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单晶LED
2023-03-07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肖正国研究组,在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单晶LED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空间限制法生长出高质量、大面积、超薄的钙钛矿单晶,并首次制备出亮度超过86,000 cd/m2、寿命达12500 h的钙钛矿单晶LED,向钙钛矿LE...
-
深圳先进院等搭建机器人辅助胶体纳米晶数字制造平台
2023-03-07
纳米晶在能源、光学、光化学、电化学、光电子学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颇具应用潜力。纳米晶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形貌、尺寸息息相关,而传统的试错实验和密集表征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约了纳米晶的研发。为此,研究团队整合数据驱动自动化合成、机器人辅助可控合成、面向形貌逆向设计等技术,构建了机器人辅助胶体纳米晶数...
-
上海微系统所等报道二维材料中激子气相及其凝聚实验证据
2023-03-06
激子绝缘体( EI )是固体中由库仑相互作用束缚的电子-空穴对(激子)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BEC )的宏观量子体系。激子绝缘体的材料实现是科学界争议的难题,其主要难点在于缺乏确切的实验证据将激子绝缘体与传统电荷密度波( CDW )态区分开来。?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唐述杰团队、美国斯坦福大...
-
可控生长InSb纳米低维结构及其高质量量子器件研究获进展
2023-02-28
窄带InSb半导体材料以高电子迁移率、大朗德g因子和强大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特征而著称,成为自旋电子学、红外探测、热电以及复合半导体-超导器件中的新型量子比特和拓扑量子比特的材料候选者。这一旦与超导体的定向沉积相结合,便可用最少的制备步骤产生高质量InSb超导体复合量子器件,为拓扑量子比特和新型复合量子比...
-
科学家在高压调控氮化碳光电特性方面取得进展
2023-02-28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俊峰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章根强,实现了含有氮空位的石墨相氮化碳高压下的带隙优化和光电响应的增强。研究团队采用碱辅助热聚合法制备了含氮空位缺陷g-C3N4纳米片,氮碳比为9:10 ,并利用金刚石对顶砧( DAC )结合拉曼光谱、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高压...
-
微电子所在SOT-MRAM的关键集成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3-02-24
磁随机存储器(MRAM)因具有非易失性、低功耗以及高访问速度等特点,在未来新兴存储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基于自旋轨道矩(SOT)技术的MRAM存储器具有超高速、高耐久性的优势,更适合应用于高速缓存。然而在SOT-MRAM集成中存在几个关键的技术瓶颈,制约了其走向应用。隧道结的刻蚀工艺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挑战...
-
微电子所在图网络存内计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02-24
深度学习技术作为AI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飞速发展。图神经网络( Graph Neural Network )是一种较新的深度学习技术,可用于处理更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电子购物、药物预测、人机交互等应用场景。随着数据量的急速膨胀,传统CMOS数字硬件系统中运行图神经网络的效率急待提升,图神经网...
-
深圳先进院等实现柔性电子器件“乐高式”高效稳定组装
2023-02-21
近年来,柔性电子器件在人体健康检测与分析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热蒸发金( Au )或银( Ag )纳米颗粒制备BIND界面,在自粘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 SEBS )热塑性弹性体内部形成互穿纳米结构, SEBS是广泛应用于可拉伸电子产品的软基板。?采用BIND界面的柔性模块接口,其导...
-
过程工程所在钠离子电池普鲁士白正极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2023-02-21
普鲁士白因具有成本低、理论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而成为颇具应用潜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化工研究部研究员赵君梅团队与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团队合作,提出在室温下利用硼化钴包覆菱形相普鲁士白正极材料的新策略,用于提高其结构稳定性。?硼化钴作为“金属玻璃” ,能够实现对普鲁士白...
-
合肥研究院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获进展
2023-02-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李兆乾等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氧化还原电位低、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是颇有前景的规模化储能技术。然而,锌负极表面的枝晶生长和副反应问题导致阳极/电解质界面严重不稳定,限制...
-
中国科大提出钙钛矿太阳电池新结构方案
2023-02-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命名为PIC ( porous insulator contact ,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了PIC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概念验证。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近些年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器件类型包括钙钛...
-
我国科学家创制极化激元晶体管
2023-02-10
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然而,光子不携带电荷且光的传输受限于光学衍射极限,相比于能轻易通过电学调控的电子,对光子的纳米尺度局域和操控并不容易。它具有优异的光场压缩能力,可轻易突破光学衍射极限从而实现纳米尺度上光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二是集成度高,光波转化成材料表面波可将...
-
大连化物所等开发出高性能相变纤维织物
2023-02-08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史全团队、吴忠帅团队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教授陈英团队合作,在柔性纤维型相变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在构筑柔性可穿戴型热能存储控温器件工作中,史全团队曾开发出多种制备方法,如化学合成制备本征柔性固—固相变膜( Energy Storage Mater . ,和刮涂复合法制备石墨烯基柔性...
-
中国科大揭示核壳型双金属纳米催化存在共轭双量子尺寸效应
2023-02-08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路军岭课题组/李微雪课题组/韦世强课题组在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尺寸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针对上述难题,三个课题组再次展开实验和理论合作研究,以无溶剂苯甲醇选择性氧化为探针反应,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 ALD ) 、多方位谱学和显微学表征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首次揭示了Au @ Pd核壳构型...
-
钙钛矿光伏研究取得进展
2023-02-07
近日,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科学中心衍射线站、河南大学材料学院合作,发表了钙钛矿光伏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鉴于此,这项突破性的工作揭示了β -聚( 1 , 1 -二氟乙烯)可以有效改善钙钛矿薄膜结晶性能,有效钝化薄膜晶体表面界面缺陷,优化钙钛矿界面能级排列,促进...
-
化学所印刷微生物可视化检测芯片方面取得进展
2023-02-06
细菌、病毒、真菌等与生命健康相关。临床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是平板计数法,需要将菌液培养1-2天,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亟待发展快速灵敏的细菌检测新方法,这是纳米生物检测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在纳米光子结构的印刷制备、光学性质调控、机理研究和生物检测应用等...
-
西安光机所等在激光等离子体光谱研究中获进展
2023-02-06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汤洁研究员课题组联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教授Vassilia Zorba团队,在激光等离子体光谱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采用直流电源与充电电容共同作用等离子体间隙的策略,使约束的带电粒子在电容放电结束后继续在电极之间漂移,并在毫秒尺度维...
-
划出石墨烯的“及格线”
2023-02-03
日前,由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简称山西煤化所)独立提出并完成、历时4年修改完善的燃烧法测量石墨烯基材料灰分含量国际标准,经中国、加拿大、韩国、德国等多国科学家审核后正式发布。近年来,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多,但杂质过多影响石墨烯产品品质乃至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因此必须将材料灰分含量严格限制...
-
上海微系统所在具有极限操作速度的相变存储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02-02
当今,电脑系统采用层次化存储架构:缓存、内存和闪存。作为下一代存储器的有力竞争者,相变存储器的速度决定了其应用领域,而相变存储器速度主要由相变材料的结晶速度(写速度)所决定。通过制备200 nm 、 120 nm和60 nm T型下电级器件的单质锑相变存储器件,研究发现随着器件尺寸减小,单质锑相变存储器的速度越快。,...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