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物构所高性能层状杂化钙钛矿铁电半导体研究获进展
2021-01-25
具有体光伏效应( BPVE )的铁电半导体作为光伏非易失性数据存储的有效介质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传统的铁电材料在该领域的应用仍受到带隙大、内阻高、载流子输运差和易极化疲劳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新兴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铁电材料因结合了优异的铁电性与半导体特性,在开发适用于光伏非易失性存储领域的新型铁电...
-
合肥研究院等在荧光碳量子点的太赫兹光电特性研究中获进展
2021-01-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文课题组与西南大学合作,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 THz TDS )技术,探究荧光碳量子点( CQDs )的光电特性,发现在80-280 K温度范围内。红光荧光量子点( R-CQDs )在0.2 - 1.2 THz频段为光绝缘体(即对THz光全透) ,而蓝光荧光量子点( B-CQDs )随THz频率、温...
-
物理所等在电荷密度波导致的轴子绝缘体研究中获进展
2021-01-22
由于三维晶体中Weyl (外尔)准粒子是不需特殊对称性保护的拓扑结构,同时具有特别的表面费米弧和奇特的电输运行为,单粒子图像下的拓扑半金属材料的研究是凝聚态物理中的热点,科研人员逐步关注到外尔半金属材料中由电子-电子关联效应导致的新物理和新现象。2012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汪忠和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张...
-
原子尺度调节镓锌混合氮氧化物纳米线能带结构研究获进展
2021-01-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宫建茹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宣益民、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静合作,在原子尺度调节( Ga1 - xZnx ) ( N1 - xOx )固溶体纳米线能带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1月21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 arrangement matters : band-gap variation in composition-tunable ( Ga1 - xZn...
-
兰州化物所开发出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制备新方法并用于稀土分离
2021-01-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课题组开发出一种多重限域的一步可控合成掺杂方法,制备出对稀土离子具有高分离选择性的氮掺杂纳孔石墨烯膜(专利申请号: CN 202010861481.0 ) 。该研究在吸附了苯丙氨酸的氧化石墨烯膜的二维层间空间限域生长层状锌类水滑石,从而构建类水滑石/苯丙氨酸/氧化石...
-
k-Space为现场计量工具增加了新的配件
2021-01-20
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德克斯特市的k-Space Associates公司为其计量工具增加了一个新的配件kSA Insight 。美国k-Space公司作为原位、在线和离线测试设备的主要制造商,主要为半导体、薄膜材料和光伏产业的研究机构和制造商提供专业的材料性能测试设备。成像系统采用高分辨率彩色摄像机,并与所有k-Space薄膜计量软件兼容,即...
-
BluGlass完成了405nm激光器的光学涂层制造步骤
2021-01-20
澳大利亚Silverwater的BluGlass Ltd公司在其《激光二极管业务最新报告》的中表示,最近展示的标准405nm激光设计具有强大的输出功率。BluGlass已完成一些405nm激光器件制造工艺的光学涂层步骤,从而推动了其首款标准激光二极管产品的开发。该公司表示,其405nm激光器设计已证明其具有强大的初始性能符合目标规格。一种是...
-
微电子所在有机无序体系的量子电子液体描述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2021-01-14
由于多种无序因素的影响,有机固体中电子传输的物理图像一直存在较多争议。最近十几年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导电高聚物是否可被描述为一维拉廷格液体,其在低温下的非线性输运是否由拉廷格液体机制所主导。此假设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导电高聚物之父阿兰·黑格在一项研究中[ Nat . Mater . 8 , 572。针对此假设,中科院微...
-
微电子所在氮化镓界面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1-01-14
近日,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刘新宇研究员团队与先导中心工艺平台合作,在GaN界面态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LPCVD-SiNx/GaN界面获得原子级平整界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界面态特性,提出了适用于较宽能量范围的界面态U型分布函数,实现了离散能级与界面态的分离。另一方面,由于宽带隙半导体中缺陷电子捕获截面分布范围较...
-
意法半导体扩展了MasterGaN系列
2021-01-12
瑞士日内瓦的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在其MasterGaN平台基础上推出了MasterGaN2,MasterGaN2是新系列中的首款产品,其中包含两个非对称氮化镓(GaN)晶体管,可提供适用于软开关和有源整流转换器拓扑的集成GaN解决方案。 650V常关型GaN晶体管具有150mΩ和225mΩ的导通电阻(RDS(on))。意法半导体表示与优化...
-
沈阳自动化所发表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综述文章
2021-01-07
近日, 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2021 , 68。: 130 - 147 )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关于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该论文基于课题组在纳米操作机器人单细胞单分子探测方面的研究成果,系...
-
理化所等在锂离子筛分研究中获进展
2021-01-05
2020年12月30日, Matter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闻利平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张千帆团队关于锂离子筛分的最新研究成果。锂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筛分与富集业已成为研究热点。该工作在材料合成过程中引入仿生概念,利用二维复合材料成功构筑了一种具有类似贝壳的层状异质结构的仿生纳米限域孔...
-
微电子所在新型安全芯片领域取得进展
2020-12-31
近日,刘明院士科研团队基于新型存储器的硬件安全芯片领域的两篇研究论文成功入选2020年第66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 IEDM ) 。云端训练好的模型经简化后转到边缘芯片的非易失存储器上或者实现为专用芯片( ASIC ) ,在边缘处理器或者ASIC中加入PUF ,可有效防止训练好的数据被破解或被复制。基于阻变存储器随机短期记忆...
-
物理所在一体化构型的锌离子电池研究方面获进展
2020-12-28
传统的电化学储能器件构型主要是通过将隔膜夹在两个电极之间并注入电解液来构造的,即隔膜位于两个电极之间,但三者之间是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一体化构型,是指将储能器件的主要构件(正、负极、隔膜)通过较强的相互作用集成为一个整体,使得相邻组件之间实现连续无缝连接,保证了弯曲状态下离子和电子的稳定传输。因...
-
Extreme-k和Ga2O3功率移动
2020-12-28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声称氧化镓( β - Ga2O3 )横向晶体管的功率品质因数最高,为376MW / cm2 。研究人员使用了由钛酸钡( BaTiO3 )构成的绝缘体,该钙钛矿氧化物结合了极高的介电常数和高击穿场强( > 8MV / cm ) 。研究人员在以极限k BaTiO3为绝缘体的β - Ga2O3上制造了横向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ISFE...
-
苏州纳米所在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0-12-25
便携式智能器件与长续航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锂负极与硫正极相匹配时,组成锂硫电池的容量高达2600 Wh kg-1 ,这将适用于未来高能量密度需求的电动汽车。在前期的硫正极研究中,从纳米材料结构设计与表面功能化出发(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制备出不同的活性纳米催化...
-
利用二氧化硅阵列基板促进蓝光发射
2020-12-24
武汉大学报告称,与在图案化蓝宝石上生长的类似器件相比,在用图案化蓝宝石与二氧化硅阵列( PSSA )衬底上生长的氮化铟镓( InGaN )蓝色发光二极管( LED )的光输出功率提高了16.5 % 。这项工作表明,在高分辨率显示器的高性能LED的开发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他潜在的应用可能来自可见光通信( VLC ) 、汽车前照...
-
垂直功率三栅SiC MOSFET
2020-12-24
美国普渡大学和Sonrisa Research公司报告称其研究的4H多型碳化硅( SiC )垂直功率三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 )比沟道电阻显着降低,这种新型MOSFET集成了亚微米FinFET通道。三栅极MOSFET的制造顺序概述: ( a )注入p型基极和n +源极区域,蚀刻沟槽,沉积栅极氧化物和多晶硅栅极,图案化多晶硅栅极,形...
-
硅光子学工艺中的超致密光学互连
2020-12-15
作为多年技术和制造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Ayar实验室已经在基于GlobalFoundries的45纳米CMOS制程工艺的下一代光子学解决方案上展示了其专利单片电子/光子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行业首创,为人工智能( AI ) 、高性能计算( HPC ) 、云、电信和航空航天等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大规模芯片到芯片光学连接,...
-
大连化物所等利用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揭示MXene氧化结构下的传热机制
2020-12-14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袁开军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介博、燕鑫合作,在MXene ( Ti3C2Tx )氧化界面热传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动态化学前沿研究中心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 B类) “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 、国家自...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