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化物所揭示二维钙钛矿量子阱材料中载流子输运新机制
2020-08-21
二维( 2D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半导体量子阱材料是在三维( 3D )钙钛矿晶格中插入长链有机卤化胺配体形成的。2D钙钛矿具有柔性结构、大的激子结合能、易调谐带隙,以及显著提高的耐湿性等独特性质,在光电和量子器件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以往研究普遍认为, 2D钙钛矿中载流子以激子形式存在,受到激子寿命和迁移率的...
-
上海光机所提出用于高能量拍瓦激光的脉冲压缩新方案
2020-08-20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能量拍瓦激光的压缩组束研究上取得进展,提出一种称为“内部分束脉冲压缩器”的新设计。上海光机所利用压缩光栅损伤阈值随脉冲宽度增加而提升的特性,将传统方案中压缩器前的分束片后移到光栅压缩器内部,提出基于“内部分束脉冲压缩”的新方案。...
-
II-VI收购Ascatron和INNOViON,形成垂直整合的SiC电力电子平台
2020-08-20
美国工程材料和光电组件制造商II-VI将收购Ascatron和INNOViON ,两项交易均计划于2020年底完成。Ascatron由宽带隙材料专家团队领导,在SiC和半导体行业拥有200多年的经验,主要生产SiC外延晶片和器件,用于各种高压电力电子应用。II-VI的首席执行官Vincent D . Mattera Jr博士说: “ Ascatron和INNOViON的技术平台给II-...
-
Fraunhofer ISE直接在硅上生长的III-V / Si串联电池创下新的效率记录,达到25.9%
2020-08-20
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现已报告,直接在硅上生长的III-V / Si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了创纪录的25.9 % 。该电池首次在低成本的硅基板上生产,这是串联光伏技术经济解决方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Fraunhofer ISE的Markus Feifel最近在第47届IEEE光伏专家会议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因此,弗劳恩霍夫ISE多年来...
-
具有导电底镜和触点的氮化镓VCSEL
2020-08-19
美国和韩国的研究人员主张使用具有纳米多孔( NP )氮化镓( GaN )的导电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DBR )来制造第一款电注入III氮化物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 ) 。这将有助于克服目前用III族氮化物材料生产蓝色和紫外VCSEL的局限性,使其性能与红外和更长可见光波长下的性能相似。并且目前的研究表明,导电纳米多孔Ga...
-
大连化物所发现等离激元光催化剂电荷分离的偏振效应
2020-08-18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灿,研究员范峰滔团队在表面等离激元光催化界面电荷分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催化位点的电荷浓度与偏振角度的定量关系。通过改变入射光偏振角度,该团队系统地研究催化位点局域的电荷浓度,得到最优的电荷分离偏振角度:当入射光的偏振...
-
地平线提出MAPS评测方法,重新定义芯片AI性能
2020-08-17
“地平线提供一个新的方法用以评估芯片的AI真实性能— — MAPS ( Mean Accuracy-guaranteed Processing Speed ,在精度有保障范围内的平均处理速度) ,针对应用场景的特点,在精度有保障的前提下,包容所有与算法相关的选择,评估芯片对数据的平均处理速度。希望以此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个评估芯片AI真实性能的全新视角。”...
-
上海光机所光纤激光器噪声抑制研究获进展
2020-08-14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光纤激光器频率噪声抑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基于腔内光学负反馈效应成功将单频光纤激光器的低频频率噪声抑制至热噪声极限。该技术有望克服传统激光器频率稳定技术复杂昂贵的限制,有效推动低噪声单频光纤激光器从实验室环境走向激光...
-
精密测量院等在飞秒强激光调控二聚体分子超快动力学研究中获进展
2020-08-14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柳晓军团队与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飞秒强激光与团簇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在亚光学周期时间尺度内发生的激光诱导电子转移( LITE )现象。为利用飞秒强激光控制复杂分子化合物的超快动力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近年来,随着超快强激光与原子...
-
深圳先进院等研发出跨尺度光声成像系统
2020-08-14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研究员宋亮、副研究员刘成波团队,与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Jun Zou团队合作,研制出基于自由空间光传输和MEMS高速扫描成像的跨尺度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实现相同时间尺度。活体小动物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无创高速成像。相关研究论文以Multiscale ...
-
大连化物所等在柔性电子用微型超级电容器驱动的集成系统研究中获进展
2020-08-13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研究员类伟巍团队合作。撰写了面向柔性电子应用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驱动一体化的集成系统( Micro-supercapacitors Powered Integrated System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的综述文章。讨论柔...
-
合肥研究院等在二元金属硫化物中发现电子熵增强的室温巨压卡效应
2020-08-13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物理与器件研究部林建超、童鹏等,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昺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钟国华等合作,在二元金属硫化物Ni1 - xFexS中发现电子熵增强的室温巨压卡效应。相关研究成果以Giant Room-temperature Barocaloric Effect at the Electronic Phase Trans...
-
电工所等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研究中获进展
2020-08-13
近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超导与能源新材料研究部副研究员李辉与英国萨里大学教授张伟合作,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了题为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From Fundamentals to Commercial Deployment的综述文章。采用叠层结构是提升太阳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进而降低光伏单位面积成本的有效手段。李辉等对钙钛矿叠层太...
-
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储技术研究获进展
2020-08-1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因此产生的信息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信息的种类也变得纷繁多杂,并且信息存储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当前的半导体存储技术越来越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存储需求。而生命科学与半导体技术的融合给信息存储带来了新思路,各种基于生物介质的存储技术应运而生,如高...
-
Eulitha推出用于批量生产光子产品的PhableX光刻系统
2020-08-11
瑞士Eulitha公司已经启动了新的PhableX系列光刻系统,用于量产光子器件,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些系统与Eulitha现有的PhableR系列使用相同的专有置换塔尔博特平版印刷(DTL)原理,不同的是PhableX基于全新开发的平台,可实现高通量、自动运行。许多新的光子设备都需要产生亚微米范围内的特征尺寸,例如AR / VR眼...
-
深圳先进院等在水系锌离子储能器件研究中获进展
2020-08-11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研究团队,联合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周志明,采用原位两步活化策略,制备出一种分级多孔碳正极材料,基于该材料的水系锌离子杂化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水系锌离子杂化储能器件工作原理示意图( a )以及对应充放电曲线...
-
半极性蓝宝石GaN激光器的连续波操作
2020-08-10
美国圣塔芭芭拉大学( UCSB )宣称在4英寸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出第一个室温下连续波( CW )电驱动半极性氮化镓( GaN )蓝色激光二极管( LDs ) 。研究人员表示该工作为大幅降低半极性激光二极管成本,并加快未来半极性GaN激光二极管及其应用开发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先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半极性GaN层。激光二极管结构采用...
-
上海硅酸盐所新型高功率储能电极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020-08-10
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是储能原理不同、各有特点的两类代表性储能器件。锂电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高(~15 kW kg-1)但能量密度过低(<20 Wh kg-1)。超越上述两类储能器件的储能极限,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储能器件的新型电极材料,是化学储...
-
新疆理化所在高致密度高温热敏复合陶瓷研究中获进展
2020-08-09
冷烧结工艺( CSP )通常用于高温(< 1000 ℃ )陶瓷的低温度烧结。高温复合陶瓷的烧结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有热压烧结、热等静压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等。这些方法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使高温复合陶瓷实现致密化,可满足具有高熔点的复合陶瓷的烧结需求。因此,探索具有高熔点和高烧结温度( ≥ 1000 ℃ )复合陶瓷的低温烧结技术...
-
兰州化物所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器件研究取得进展
2020-08-07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具有高机械强度、良好导电导热性、大比表面积、良好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能量储存、电子器件、传感材料、催化剂、防腐涂料等领域展现出极为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目前,石墨烯的应用主要采用复合材料的途径进行性能的提升,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法。...
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