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内热点

业内热点

微信截图_20220316164248.png
新疆理化所在设计具有较强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研究方面获进展
2022-03-16

短波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在激光频率变换、信息通讯、光信号处理、前言科学装备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是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关键性能,决定了激光转换效率和功率。?对于短波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而言,实现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增益的关键在于功能基元及其在晶格中的排列。...


微信截图_20220316103304.png
上海有机所在阻转异构类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2-03-16

立体化学是从三维空间揭示分子的结构、性质、反应行为及功能,手性分子和同分异构体是立体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希珂课题组等将立体化学中“阻转异构”的概念应用到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中,设计合成并分离得到系列室温构象稳定的共轭二酰亚胺类阻转异构体( Syn-NDI 、 Anti-NDI 、...


微信截图_20220315111528.png
青岛能源所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2022-03-15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武建飞带领的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布局多种锂电正极材料体系,深耕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核心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研发,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通过SEM/TEM/XPS/ICP-AES等一系列测试,证实在正负极表面原位包覆形成了含氟的坚固致密CEI保护膜,既稳定了正极材料...


anie202115969-fig-0004-m.png
国科大在交替共轭聚物的室温精准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2-03-14

交替共轭聚合物具有化学结构易于修饰、溶液可制备、能带及光谱可调节等优势,在有机光电子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结构分析表明,室温方法得到的聚合物( P1a )与传统高温方法获得的材料( P1b 、 P1c )相比, P1a完全无结构缺陷,而P1b和P1c含有亲核或亲电单体的均聚结构缺陷。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显示,均聚结构缺陷的存在...


W020220311605909713830.png
基于C-S键活化的室温交叉偶联制备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2022-03-14

共轭聚合物具有化学结构易修饰、能带及光谱可调等优势,在有机光电子领域潜力巨大。为了进一步探究碳-硫键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进行的关键因素,研究通过小分子竞争实验与对照试验发现反应的决速步骤主要在于转金属反应历程,验证了给电子能力更强的亲核试剂反应速率快、产率高,并提出了该方法的反应机理。为了进一步阐明...


medium.png
研究证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湍流驱动的电流成分
2022-03-11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深圳大学等,首次证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湍流驱动的电流成分,是支持高电子温度稳定运行的关键物理机制。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AST运行团队耗时近三年实现电子温度超...


微信截图_20220311151035.png
微电子所在氮化镓—金刚石异质集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3-11

近日,微电子所高频高压中心刘新宇研究员团队与日本东京大学盐见淳一郎团队合作,在氮化镓( GaN ) —金刚石晶圆键合技术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该项研究创新地使用了表面活化键合法( SAB ) ,以纳米非晶硅为介质在室温下达成了氮化镓—金刚石键合,系统揭示了退火中键合结构的界面行为及其影响热导和热应力的机理,发现...


微信截图_20220311151113.png
微电子所在多模态铁电存算一体FinFET器件与单元电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2022-03-11

受制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下“存储墙”问题,芯片的算力难以进一步提升,限制了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内计算是非冯诺依曼架构下提高芯片算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铁电晶体管( Fe-FET )的存算融合电路由于具有低功耗、高CMOS兼容性以及无损读出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一种存内计算的技术方...


微信截图_20220310144027.png
上海光机所在单频激光非线性光谱操控方面取得进展
2022-03-10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实验室在单频激光非线性光谱操控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利用倍频过程中伴生的相位加倍效应,将相位调制展宽的激光在倍频后恢复为单频,从而绕过单频激光光纤放大时面临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难题。光纤放大器是获得高功率连续波单频激光的主要手段,但是光纤中的受...


微信截图_20220309151659.png
奥地利EVG公司和以色列Teramount公司合作开发硅光子芯片的封装工艺
2022-03-09

奥地利EVG集团(半导体、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纳米技术应用的晶圆键合和光刻设备供应商)和以色列Teramount of Jerusalem公司(为数据中心、高级计算、传感器和其他数据通信和电信应用提供将光纤连接到硅芯片的可扩展解决方案)正在合作实施晶圆级光学以解决硅光子学的一个主要障碍,即光纤芯片封装。此次合作将利用...


W020220303570143913896.png
苏州纳米所构建热传导增强型柔性水伏发电系统
2022-03-03

利用蒸发驱动水流经过功能化纳米通道,在固-液界面相互作用下将环境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水伏效应是近年来新兴的绿色环境能源捕获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张珽团队在对湿气驱动的自供能柔性可穿戴传感系统、用于柔性传感器件能源供给的水伏发电机以及可利用汗液发电的水伏发电机研究的基础上,将...


W020220224602489373095.png
科学家首次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观测到压力导致的超导-绝缘体量子相变现象
2022-02-28

对固体施加一个压力,晶格常数会变小,由此可增加能带宽度,把一个绝缘体转变为导体。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究员孙力玲研带领的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向涛、研究员周兴江、胡江平等以及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员顾根大和德国马普所研究员林成天合作,利用先进的...


medium (1).png
上海光机所在转角双层石墨烯产生超快光电流方面取得进展
2022-02-28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激光控制转角双层石墨烯产生超快光电流方面取得新进展。转角双层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狄拉克材料,展现了很多全新的物理现象,例如超导性和类模特绝缘态等,引起了很多关注。研究人员建立了两种独立互补的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通约构型的转角双层石墨...


微信截图_20220225112533.png
科学家证实自支撑单层二维分子晶体存在
2022-02-25

2月24日, 《自然》刊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崔勇团队及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董金桥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超分子层次缺少构筑多级次表面微纳结构的方法和表征手段,严重制约了对材料中手性识别和传递的认识和调控,因此探索单层手性2D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是突...


微信截图_20220221171554.png
物理所在基于镁基新材料的下一代热电制冷模块研制工作中获进展
2022-02-21

热电材料的重要功能在于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热电制冷技术则基于电流经过不同导体时发生热量转移的原理,通过控制直流电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对热流密度的方向和大小的调控。热电制冷具有调节精度高、响应快的特点,与一般的机械式制冷相比,它不需要压缩传动等运动部件,更不需要制冷剂,不产生任何排放与环境...


W020220221591565642930.png
物理所研究获得奇异金属与高温超导的普适物理规律
2022-02-21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利用材料基因工程“连续组分外延薄膜与匹配的跨尺度表征技术” ,获得了奇异金属散射(线性电阻斜率A1 )与高温超导转变温度( Tc )之间的普适物理规律( A10.5 ~ Tc )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金魁带领团队发挥超导单晶薄膜和超导组合薄膜技术特色,长期深入研究...


W020220216525884760357.png
空间中心研发出集成电路缺陷激光定位装置
2022-02-16

航天产品的质量和寿命取决于产品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测试全流程的可靠性,而集成电路安全可靠是航天电子系统在轨稳定工作的基础。在传统的EOFM技术基础上,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同轴显微镜的定位集成电路内部功能单元的频率映射方法,自主搭建了集成电路缺陷检测电光探针测试装备,如图3所示。研究提出的同轴显微...


微信截图_20220216105004.png
石墨烯调控的氮化镓远程外延机理研究获进展
2022-02-16

二维( 2D )材料,特别是石墨烯和氮化物的异质集成,为半导体器件提供了新机遇,在制备柔性可穿戴设备以及可转移电子和光子器件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由于石墨烯表面自由能低,氮化物在石墨烯表面不易成核,采用等离子体预处理或生长缓冲层的方法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单晶氮化物。该技术利用石墨烯的“晶格透明性” ,衬底和外...


微信截图_20220211170927.png
中国科大在笼目结构超导体研究中获进展
2022-02-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陈仙辉、吴涛和王震宇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笼目结构( kagome )超导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向列相的发现为理解笼目结构超导体中电荷密度波与超导电性之间的反常竞争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关联电子体系中...


微信截图_20220209105724.png
研究揭示Bi3+/Te4+共掺杂Cs2SnCl6微晶实现双带可调谐白光发射
2022-02-09

Ns2电子组态离子掺杂金属卤化物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太阳能电池、 LED照明显示和光电探测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该类材料的发光来源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错误地将其归属于自限激子发光。另外,在金属卤化物中实现高效、可调谐的白光发射仍是该领域的技术难题。该研究为Bi3 +和Te4 +的激发态动力学提供...